这注定是一个昂贵的冬天。
飞涨的电价、高额的取暖账单、停产的工厂……一场席卷全球的“天然气危机”,在冬季还没有完全到来以前,给了欧洲与北美市场一个下马威。
如今,北半球的冬季已经来临,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国际天然气价格还在高位徘徊。
在11月16日举行的国家发改委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受当前全球天然气供需形势紧张、气价暴涨的影响,今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紧平衡,高峰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可能较为突出。
在下半年开始的能源危机之中,国际主要能源的价格一路飙涨,天然气价格涨势显得尤为突出。
天然气摆脱了多年来廉价能源的角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能源品种之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原油价格和煤炭价格的上涨。
一场天然气涨价风潮震动全球市场,欧洲则是这一轮天然气危机的“震中”。
这个冬天,天然气将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认为,随着全球脱碳风潮以及能源转型进程的推进,天然气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正愈加凸显,围绕天然气资源的争夺将变得越来越激烈。
而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急先锋,欧洲在本次天然气危机中所遭遇的窘境,给中国社会带来若干启示: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无法避免,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能源的转型要在综合成熟技术的辅助下,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能源课题组研 究 员丨彭强、曹恩惠编 辑丨李志坤统 筹丨袁一泓、林MM设 计 | 邓居轩图 源丨图虫疯狂的气价下半年开始,全球天然气突然开启涨价模式,多地天然气价格冲向前所未有的历史最高点。
而在此之前,天然气长期因为质优价廉而广受欢迎。
造就本轮涨价风潮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可再生能源供给的不足,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新冠疫情导致的上游投资减少,以及多国天然气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外加地缘政治的角力,共同缔造了这次席卷全球的天然气危机。
1、全球天然气价格暴涨今年上半年开始,大宗商品涨价风潮开始在全球各地酝酿。
疫情之后多地经济持续复苏,伴随着主要工业品供需错配,钢材、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下半年以后,长期价格低廉的天然气,开启了疯狂的涨价历程。
本轮涨价从传统的消费淡季7月份开始,具有淡季不淡、全球同步上涨的特点。
国内市场方面,LNG价格在6月下旬和9月之后连续快速抬升,目前已经小幅回落。
10初,金联创LNG全国指数曾达到8042元/吨的高点,创造了年内的新高,较2月的低点上涨169%,但未达去年底的最高水平。
目前,金联创LNG全国指数已经回落至7200元/吨左右海外市场方面,作为欧美主要天然气定价基准的芝商所亨利港(Henry Hub)天然气、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以及欧洲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的风向标全国平衡点(NBP)都攀上了高位。
今年10月初,荷兰TTF天然气期货11月合约价格飞涨至116.497欧元/兆瓦时,创造了历史新高,较1月份低点涨幅达543%。
在10月底经历快速回落后,TTF价格再度爬升,目前为87.125欧元/兆瓦时。
美国天然气在10月初也涨高至6.32美元/百万英热,创下近7年来的新高;目前已回落至4.95美元/百万英热附近,但较年内低点涨幅仍超过一倍。
多方面影响因素交织,导致了今年天然气价格在淡季开始的暴涨旅程。
其中,需求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供应量增速不足,成为涨价的主要原因。
2、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迅速从需求端来看,异常气候带来用电量增加,欧洲冬季补库需求加大,全球多地的经济复苏、能源清洁化转型、可再生能源供应不足、煤炭和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替代效应,都导致今年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介绍,在整个北半球,今年夏天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夏天。
超高气温刺激了发电厂的空调用电需求,需求的激增也导致欧洲天然气库存逐渐下降,在冬季到来之前有较高的补库需求。
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地区,天然气也是欧洲主要的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