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行业黄金时代已到来,国产新势力乘风起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109
核心提示:(报告出品方/作者:浙商国际,王卉)1. 汽车行业低增速背景下的结构增长机会我们从整个汽车行业出发,自上而下的分析和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空间。首先我们从国内整体的汽车销量上看,经历过 2018 和 2019 年整体车市萎靡(2018 和2019 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分别萎缩 4.2%和 8.2%)和 2020 年初的疫情影响之后,凭借汽车下乡为主的政策支持后,国内整体汽车销量在 2020 年有所企稳,剔除 2020 年初疫情最严重的阶段,2020 年 4 月到 12 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6.7%。

   

(报告出品方/作者:浙商国际,王卉)1. 汽车行业低增速背景下的结构增长机会我们从整个汽车行业出发,自上而下的分析和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空间。
首先我们从国内整体的汽车销量上看,经历过 2018 和 2019 年整体车市萎靡(2018 和2019 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分别萎缩 4.2%和 8.2%)和 2020 年初的疫情影响之后,凭借汽车下乡为主的政策支持后,国内整体汽车销量在 2020 年有所企稳,剔除 2020 年初疫情最严重的阶段,2020 年 4 月到 12 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6.7%。
2021 年前期则受益于 2020 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前三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77%。
但是之后的同比增长依然难以延续,2021 年 4 月到 12 月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 5%。
究其原因,除了受整体经济环境拖累以外,国内汽车市场在过去经历长时间的高增长后,高基数背景下行业支持政策效果的边际减弱也是重要原因。
2022 年上半年,疫情的严重影响导致国内汽车销量再度遭遇滑铁卢,生产端的停滞和消费端的观望导致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近 7%,如果剔除 6 月疫情恢复后的消费反弹,上半年 1 月至 5 月的累计汽车销量跌幅达到 12%。
其中疫情顶峰的 4 月份,国内汽车销量的环比/同比萎缩达到 47%/48%。
回顾过去数年的国内汽车销量数据,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国内汽车行业总体市场已经进入成熟的低增速阶段,未来局部结构性增长将是主旋律,挖掘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促进汽车出口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推动后续汽车销量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1.1. “下沉市场”更具消费潜力从地区结构来看,农村地区更具增长潜力。
首先是当下城镇和农村的居民人数与汽车保有量之间不平衡,根据 2020 年的汽车保有量数据,每百户城镇居民汽车拥有量为44.9 辆,而每百户农村居民汽车拥有量仅为 26.4 辆。
并且农村居民当下的规模和未来消费增长潜力都相当可观。
根据 2021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数据,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1 亿人,占比达到 3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在总量上相对城镇居民仍有差距,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有更大的潜力。
这点反映在农村居民近 10 年来的收入和消费增速上,可以看到不管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还是人均消费支出的同比增速上,农村居民都显著快于城镇居民。
随着城乡差距的渐渐缩小,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在未来逐步释放,为当前国内停滞不前的汽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1.2. 汽车出口迎来历史性突破在 2021 年的中国汽车销量数据中,虽然 2627.5 万辆的整体销量和对应的 3.8%的同比增速算不上惊艳,但是将数据拆分开来,依然能发现其中的结构性亮点。
在 2021 年的总体销量中,出口汽车销量达到 201.5 万辆,较 2020 年同期增长近 100%,占总销量比重达到 7.7%。
过去几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一直徘徊在 100 万辆左右,此次突破200 万辆是历史首次。
并且这样的快速增长趋势在今年上半年依然持续,截至 2022 年 6 月底,中国汽车出口量 6 月单月达到 24.9 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57.4%;1 月到 6 月累计出口量达到121.8 万辆,同比增长达到 47.1%。
2021 年以来的出口强劲增长主要由多方面的因素推动。
1)全球汽车市场需求回暖,但由于芯片等源部件供应短缺,国外减产量巨大造成了供给缺口大。
根据 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数据,截至今年 5 月底,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 198 万辆,而中国地区因缺芯仅累计减产 10.7 万辆车,欧洲仍是全球因缺芯导致汽车累计减产量最大的地区。
2)全球新能源趋势加速,中国受益于自身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
中国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的出口表现强劲,在 2021 年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出口国。
从2021 年全年出口结构看,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是最大的亮点。
2021 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31 万辆,同比增长近 3 倍,占总汽车出口量达到 15.4%。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继续保持强势,出口量同比增长 1.3 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 16.6%。
3)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根据的乘联会数据,2022 年 5 月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达到 14.1 万辆,同比增长 77%。
以上汽集团为例,5 月上汽海外市场销量达 8.6 万辆,同比增长 97%;1-5 月累计海外销量接近 30 万辆,其自主品牌已在澳大利亚、沙特、墨西哥等全球 18 个国家跻身单一品牌销量 TOP10。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 2021 年以来的汽车出口量飙升也许无法一直持续,未来甚至会面临回落压力,但未来汽车出口市场的长期向好趋势仍将保持。
首先,此次出口飙升的背景是国外在疫情影响下供应链短缺造成了供给缺口,而中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当生产秩序总体稳定促进了国外的订单转移至国内。
后续随着国外疫苗普及和疫情防控的逐步成熟,海外产业链的产能恢复势必将导致中国的订单回流,国内的汽车出口在未来会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但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业优势和车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将有望长期保持,成为未来汽车出口稳步增长的基本盘。
另外,全球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正在激增,国内企业出海的竞争力不容小觑。
2021 年全球主要市场都迎来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势增长,中国、欧洲和美国依次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三个市场,2021 年销量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158%/66%/99%。
分析这三个主要市场的现状,中国作为产销量第一的最大新能源车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政策作用已经逐渐弱化,政策驱动已经转向市场驱动,市场的发展阶段已经领先于仍处在政策驱动的欧美市场。
在激烈的产品竞争下脱颖未出的中国车企有望在出海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1.3. 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经历过“至暗时刻”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涅槃重生”,行业电动化趋势加速。
2019 年下半年至 2020 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至暗时刻”,伴随着行业补贴退坡、燃油车促销、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滑铁卢”。
2019 年下半年至 2020 年上半年期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遭遇连续 12 个月的同比下滑,2019 年下半年的累计销量同比下跌达到 31%,2020 年上半年叠加了疫情影响,同比跌幅更是扩大到 41%。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涅槃重生”,电动化成为大势所趋。
2020 年下半年国内市场逐步走出上半年的疫情阴霾,再结合各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2020 年 7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自过去 12 个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由6 月的-32%跳升至+23%。
自此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势增长便延续至今。
其中 2021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 350 万辆,同比增长高达 165%,远超 2021 年年初市场预期的 200-220 万辆。
2022 年延续了强势的增长势头,1 月-6 月期间除了 4 月受疫情影响销量同比增速下滑至 45%,其余月份的同比增长率都保持在 100%以上,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近 200 万,同比增长 117%。
相比之下,国内整体汽车销量在经历过 2020 年疫情后至 2021 年初的短暂复苏后,依旧保持着整体销量的萎缩。
2021 年国内整体销量仅同比增长 5%左右,2022 年 1 月至6 月的累计销量同比萎缩 7%。
此消彼长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渗透率大幅上升。
从 2020 年7 月的不足 5%快速上升至当前的近 24%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行业除了经历了去年以来持续的芯片、电池材料等成本上涨压力,还叠加了橡胶、钢铁、铝合金等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物流运输、库存成本等生产成本的增加,造成车企的成本压力巨大,最终传导至下游消费端的车辆价格上,3 月以来形成了业内普遍的涨价潮。
但反应到销售量上,今年 3 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保持强劲增长。
2022 年3 月至 6 月,即使考虑进了受疫情严重影响的 4 月,这 4 个月的累计销量仍然实现了同比100% 左右的高速增长,反而实现了量价齐升。
由此可见,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迈过了补贴和政策驱动的阶段,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加上较燃油车更加智能舒适且节能环保的驾乘体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正在进一步提升,行业已然进入了市场驱动的新阶段。
2. 纯电轿车和 SUV 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不同的产品形态和不同的技术路径决定了企业当下的细分市场和竞争格局。
首先是乘用车/商用车的两个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乘用车占主流,以 2021 年为例,2021 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占比达到 95%。
因此,我们最为关注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品牌都聚焦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在乘用车领域,产品形态主要包括轿车、SUV 和 MPV。
轿车和 SUV 瓜分了主要市场,同样以 2021 年的销量为例,轿车和 SUV 的合计销量占到了总的乘用车销量的 93%,而 MPV 仅占 5%左右。
此外轿车和 SUV 市场基本呈现势均力敌的形式,两者销量占比基本持平,2021 年轿车和 SUV 的销量占总的乘用车销量分别为 46%和 47%,两者都拥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
这也是为什么理想当下产品仅专注于“奶爸 SUV”且当下仅有理想 ONE 一台车型实现交付,但庞大的 SUV 市场仍能让其实现月交付过万,稳坐新势力前三的位置。
当下新能源汽车按照动力类型主要可以分为 4 种: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2)纯电动汽车(BEV)、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和 4)其他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在传统的发动机基础上,加装了电驱动系统,可以进行混合动力驱动。
动力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