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魏冯 记者 梁现瑞)风力发电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如今,行走在盆周山区,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巨大的风力发电站,但如果有人说,在你家的阳台上就可以建一个风力发电站,即便平时没什么风,或者风小得连旗子都飘不起来,但产生的电力却能够照亮一个家庭,你相信吗?10月26日,第十二届欧洽会项目配对环节,四川绿源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微风发电技术,成为现场一个亮点。
神奇:旗子不飘,电机能转“来,先看视频。
”面对意大利地中海能源公司负责人,绿源科技公司总经理程辉二话不说,先打开电脑,放出一段公司产品的视频介绍。
和印象中的风力发电站完全不同,程辉展示的风力发电设备没有长长的叶片和高耸的塔筒,只有一人多高,叶片被几个小铃铛一样的蜗壳叶片代替了。
神奇的是,画面上,一边的一面小旗子还没有飘扬起来,只是微微动了一下,但另一边的发电机蜗壳叶片已经开始转动, 仪器上的数据显示,发电机开始工作了。
“像这样的微风,风速只有1米每秒左右,传统的风力发电机根本没有办法启动,但我们的设备就可以启动并工作,功率可以达到200瓦左右,可以解决一个小家庭的照明问题。
”程辉解释。
传统风力发电,一般采用桨叶式叶片,启动的风速至少需要7米每秒。
神奇的不只是启动风速低,发电效率也很高。
程辉说,他们这个电机发电效率一般是传统风力发电的两倍左右。
目前,他的这项名为“超低速串组串极直驱电机”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应用:尤其适合偏远山区和孤立设备“用处太多。
”说起这个技术的市场前景,程辉来了精神,当着记者的面,他一一道来。
“首先是偏远地区,还没有通电,要用国家电网,山高路远,成本非常高,自家建一个,很容易就解决了。
”再比如一些游牧民族,到了一个地方,没有电力供应,也可以通过这个技术解决。
同时还,一些通讯基站,需要电力供应,从国家电网牵线,成本很高,这种就可以解决。
说到这里,程辉透露,研发这个技术的动机,就源于几年前,出差过程中,他看到一些地方风力发电设备的问题,由于风力不够,一些风力发电站运行效率不高,而灵感的得来,是受到气象站测风仪的启发,那种小小的仪器,就用的是蜗壳式的叶片,再小的风都会动。
“一家一户是不是成本很高呢?”德国不莱梅市经济合作处联络员王露质疑。
“那才不是呢。
”程辉当场拿出数据。
根据测算,建立一个孤立的5千瓦的发电站,成本不到7万元,如果是并网的,不需要添加蓄电设备,成本可以降低到2万多元。
困难:缺资金,专利贷款难落实“现在有啥问题不?”当记者问到这里,原本兴致很高的程辉脸色一下有些变化:“难啊。
”从2009年开始,程辉着手研究这项技术,经过了漫长的八年时间,终于取得突破。
过程中,他先后投入了近两千万资金,几乎花光之前所有积蓄。
成果终于出来了,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成果转化依然困难重重。
“最大的问题是资金。
”程辉说,成果转化,产业化,动辄投资上亿,他完全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最近到处找投资方。
“成果转让,风险投资,联合办厂都可以。
”“为啥不考虑专利权抵押贷款?”记者问。
“哪有那么容易,政策虽鼓励,但银行有鼓励。
”程辉说,全面深化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完善。
拿专利权抵押贷款来说,不仅仅是出个政策,还需要配套,减少银行的顾虑,降低他们的风险才行。
“好女不愁嫁。
”程辉还是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