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双碳时间表(双碳的内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11月双碳资讯速递来咯!本期一起用数字观察双碳大事件。47.1亿元!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11月14日,财政部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根据《通知》,2023年,风电项目补助合计204582万元, 光伏发电257993万元,生物质发电8425万元,合计47.1亿元。在拨付补贴资金时,应优先足额拨付国家光伏扶贫项目、50kW及以下装机规模的自然人分布式项目至2023年底;优先足额拨付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项目

   

11月双碳资讯速递来咯!本期一起用数字观察双碳大事件。
47.1亿元!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11月14日,财政部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
根据《通知》,2023年,风电项目补助合计204582万元, 光伏发电257993万元,生物质发电8425万元,合计47.1亿元。
在拨付补贴资金时,应优先足额拨付国家光伏扶贫项目、50kW及以下装机规模的自然人分布式项目至2023年底;优先足额拨付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项目至2022年底;优先足额拨付2019年采取竞价方式确定的光伏项目、2020年起采取“以收定支”原则确定的符合拨款条件的新增项目至2022年底。
对于国家确定的光伏“领跑者”项目和地方参照中央政策建设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优先保障拨付项目至2022年底应付补贴资金的50%;对于其他发电项目,按照各项目至2022年底应付补贴资金,采取等比例方式拨付。
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电网企业在拨付单个项目补贴资金时,不得超过发展改革委确定的合理利用小时数。
义乌“碳账户”贷款突破20亿元2022年以来,人行义乌市支行多措并举,围绕“双碳”目标,以“碳账户平台”推广为契机,积极推动“碳账户”贷款发放落地。
截止至11月17日,义乌辖内银行已累计发放“碳账户”贷款超20亿元,有效助力工业企业实现固碳减排,加快绿色转型,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金融方案。
为多样化创新丰富“碳账户”企业融资模式,人行义乌市支行先行先试,引导辖内银行将“碳配额”作为担保质押品,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系统登记,同时结合义乌地方征信平台——商城征信企业信用报告,推广“碳配额抵押登记+环保信用”的融资模式,进一步丰富“碳账户”企业融资模式。
下一步,人行义乌市支行将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动健全碳账户体系和碳信用报告使用增量扩面,推动碳账户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深层次运用,推出并落地更多与碳强度挂钩的金融产品,通过金融力量引导企业控碳减排,在绿色金融服务“双碳”目标的新征程中发挥央行引领示范作用。
全市氢车替代潜力13.7万辆!北京市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布11月2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根据《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目标,结合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任务,本市2023年前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绿色主题基金存续规模达3583亿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在11月23日举办的金融街论坛边会活动——首届国家“双碳”战略与ESG高峰论坛上如是表示:“ESG把环境、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因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投资理念、投资关注度和投资标准,从传统的财务绩效为主扩展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公司利益和良好公司治理等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截至2022年10月底,绿色主题公募基金存续规模达3583亿元。
而从细分类型产品情况看,11月23日在首届国家“双碳”战略与ESG高峰论坛上发布的《ESG投资管理体系:全球经验和中国实践》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国内公募市场共有48只ESG主题权益类基金。
从基金规模来看,国内ESG主题权益类基金规模已合计达到221.53亿元。
北京碳市场配额的拍卖成交价格是全国碳市场价格的2倍!成交价高达117.54元/吨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通告〔2022〕33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北京绿色交易所于2022年11月23日组织实施了北京市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
共17家通过资格审核的重点排放单位竞价成功。
成交总量:961,138吨。
成交价格:统一成交价为117.54元/吨,最高申报价格为150元/吨,最低申报价格为117.54元/吨。
成交总额:112,972,160.52元。
全国碳市场成交量突破2亿吨大关11月24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在第330个交易日成交量突破2亿吨大关。
截至当日交易结束,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00亿吨,成交额88.36亿元,超过半数的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交易。
11月份以来,碳排放配额成交量大幅提升,说明全国碳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视,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同时,我国投资者对碳市场的了解程度较低,相较于欧盟等比较成熟的碳市场,我国碳市场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差距。
在未来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其他行业排放主体的进程中,高载能行业的碳排放成本将显著增加,依赖低端产业规模扩张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将助推经济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发展。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藏着双碳人的努力。
我国要想在双碳领域弯道超车,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想要获取更多双碳资讯可关注后私信,进群与业内人士一同探讨!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