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板块“异军突起”事件驱动上,一方面,近期,在能源局统计的全国电力工业数据中,年内1-5月份,风电新增10.82GW,同增39%。
其中,5月份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24GW,同增长4%。
另一方面,在风电行业的招标项目中,截至2022年5月末,国内二季度风电招标规模达到17.70GW,海风招标规模达2.8GW,预计2022年全年风电招标量可达80GW以上,其中海风招标量可达15GW以上。
在消息面等因素驱动下,A股市场风电板块相关概念成员也纷纷闻风而动,发力走强。
板块内不乏振江股份、大金重工和兴业股份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在市场资金追捧下,估值水涨船高。
风电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在能源清洁转型成为全球主流趋势背景下,“双碳”经济发展在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带来“政策护航”的同时,资本市场也对相关产业未来的蓬勃发展寄予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国内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火力发电在整体的发电结构占比中接近70%,这为未来清洁能源发电比重持续替代提升,提供了较为清晰的成长路径。
而降本增效作为风光增长的核心,较为仰赖技术迭代降本的光伏,其降本路径已趋于瓶颈,风电则通过大功率发电、风机大型化及规模效应后驱动初始投资、运行维护和发电量成本持续线性下降,有望形成“大型化-降本-放量-大型化”的良性循环。
国内地大物博,风能资源也不例外,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是风能资源禀赋最为优越地区,依托漫长的海岸线覆盖,借助固定式、漂浮式等风电制造技术,不管近海还是深海,未来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同样也是空间巨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陆上风能潜在开发量合计9530GW,技术可开发量7990GW,海上风能潜在开发量约710GW。
若以去年国内陆风(304GW)、海风(26GW)的整体装机总量来看,仍具备可观的风能开发利用空间。
而在技术端,虽说国内风电行业相较海外起步较晚,但历经多年深耕和自主研发替代,除了大型风机的轴承仍较为依赖进口外,已在风机制造、风电叶片和风电主轴等环节具备全球领先优势,涌现出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和金雷股份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风电企业。
一季度业绩高增长的风电股名单(以下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等公开资料整理归纳,仅作为分享以及交流学习,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对A股市场相关的风电股进行梳理发现,年内以来,A股风电板块主要走出“探底”回升之势,板块自前期4月份“触底”以来,反弹幅度已逾34%,跑赢同期大盘指数。
具体到个股方面,以明阳智能、中天科技和嘉泽新能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在行业景气度驱动下,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幅度均超过100%。
明阳智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98%,滚动市盈率15;公司是国内海上风机行业领军者,公司业务以风机生产制造和风电场运营为主,掌握具备特色的半直驱技术,在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16MW大型风机制造等方面居于业内领先。
中天科技: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5%,滚动市盈率102;公司是国内光电线缆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光通信及网络、海洋系列和新能源材料等,已掌握海缆深海铺设的核心技术,公司2021年接到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合同合计8.04GW。
嘉泽新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9%,滚动市盈率12;公司是宁夏地区规模领先的风力发电企业,业务从事集中式发电、光伏发电的开发运营,新能源风口下,公司也通过定增募资方式,加码焦家畔100MW、苏家梁100MW和兰考兰熙50MW三个风能项目建设。
金力永磁: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滚动市盈率56;公司是稀土磁材龙头,主业以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掌握毛坯生产和晶界渗透技术等核心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风力发电等新兴领域,已积累了金风科技、西门子和明阳智能等头部风机客户。
三峡能源: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9%,滚动市盈率27;公司是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的实施主体,主营业务持续围绕风电、光伏和水电等新能源发电业务进行,已在海风领域取得先发优势,21年公司海风装机达4.6GW,市场份额为17.3%.东方电气: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6%,滚动市盈率20;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供应商,主营业务以火电、核电和风电等能源发电设备为主,已根据不同的场景开发出常规型、高原型和海上型等风机产品谱系,风能业务逐步成为营收占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