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中车(601766),总市值1489亿:2019年12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氢能源有轨电车投入商业运营。
2、天合光能(688599),总市值1395亿:2017年天合光能开始布局氢能,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在光伏电解水制氢,氢储运,氢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逐步形成知识积累,并在氢能产业布局及商业化推广方面迅速推进。
3、阳光电源(300274),总市值1305亿: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氢能事业部,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大功率电解制氢装备的研究开发为核心,同时在先进PEM电解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与电解制氢融合、制氢系统优化等方面展开合作,目前公司已签订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4、卫星石化(002648),总市值625.27亿:卫星石化4月12日晚间公告,公司设立浙江卫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好地发挥丙烷脱氢、乙烷裂解的清洁工艺优势,将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开展氢能源业务拓展、参与氢能利用技术开发、寻求加氢站建设。
5、东方电气(600875),总市值531.79亿:2019年公司的西部首条氢能及燃料电池批量生产线成功投产,氢能城际客车、物流车样车开发完成,成功举办了成都首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会,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6、美锦能源(000723),总市值523.96亿:公司在氢能源产业布局比较完整,也是在氢能行业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子公司飞驰汽车是全国最具规模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具备新能源客车5000台/年产能。
7、新天绿能(600956),总市值522.97亿:公司目前在张家口有一个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已基本建成,同时,公司仍在积极探索制氢及氢能利用的相关技术储备。
8、君正集团(601216),总市值434.56亿:公司于2020年8月28日与氢阳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氢能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和“增资扩股协议”。
9、上海电力(600021),总市值275.33亿:上海电力与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积极开展国内外氢能、清洁能源、碳捕集与封存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上海电力是国家电力投资公司下属的主要上市公司之一,也是上海最重要的综合能源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之一.公司业务涵盖高效燃煤发电、燃气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综合智能能源、现代电力服务等领域。
10、力帆科技(601777),总市值234.00亿:2019年4月13日,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力帆乘用车”)与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武汉泰歌”)、重庆地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地大”)在重庆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各方的合作宗旨是通过各方的紧密合作,在氢能源领域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1、龙蟠科技(603906),总市值209.36亿: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铂炭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出资10,000万元,龙蟠科技100%持股。
本次设立子公司,是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汽车产业发展,逐步实现战略布局所做出的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市场风险.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但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增速较大,但销售规模仍较小,市场保有量低,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例较小。
12、吉电股份(000875),总市值201.73亿:公司与青岛海望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青岛海望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孵化的专业的氢能储运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液态有机储氢(LOHC)技术.双方通过紧密的战略合作,在氢能储运产业联盟、氢能产业规划项目、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形成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13、*ST众泰(000980),总市值187.56亿:公司氢能源车型正在研发过程中。
14、亿利洁能(600277),总市值186.93亿:公司与氢阳新能源和中国五环工程拟签署“宁波氢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经各发起人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发起设立宁波氢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开展氢能源制备和储运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装备技术、材料技术、氢燃料电池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咨询等业务.氢能创新中心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公司拟出资500万元,持有其10%股权。
15、福田汽车(600166),总市值181.48亿:公司重视氢能源发展,包括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氢能源重卡、轻卡等车型均列入计划,目前公司的氢燃料重卡产品处于产品开发阶段,正在自主研发长续驶里程、高承载和高速的燃料电池重卡。
16、易事特(300376),总市值177.11亿:2018年年6月,运用自身的储能、充电桩技术与雄韬股份布局氢能应用等新能源产业。
17、联美控股(600167),总市值165.66亿:联美控股去年12月斥资1亿元受让爱德曼氢能3.3965%股权。
联美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海滨预计,未来3-5年后氢能产业将初具规模,5-7年后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2030年左右氢能将成为继电动汽车以后又一个极具爆发力的新能源产业。
18、中国汽研(601965),总市值149.63亿:2019年5月,由中国汽研筹建的国内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检中心正式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同意建设的批复。
19、道氏技术(300409),总市值148.11亿:公司设立广东道氏云杉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投资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培育膜电极等核心业务,整合利用一切资源,提早布局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领域,使其成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增长点.20、东华能源(002221),总市值146.10亿:子公司东华汽车和江苏港城共同成立江苏东华港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华港城加氢站是目前江苏地区首个商业化运营加氢站。
21、诚志股份(000990),总市值132.82亿:公司与AP合资设立的诚志氢能源与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政府签订了加快建设常熟首座加氢站及区域投资运营中心的协议,该子公司将利用常熟区域优势加快建成样板式的加氢站,进一步推广相关业务,为在江苏苏州、无锡,安徽铜陵等地布点打好基础。
22、汉缆股份(002498),最新股价3.98元,总市值132.41亿:公司19年4月19日互动平台称,公司控股股东与上海恒劲动力合作开发氢能源情况属实。
23、滨化股份(601678),总市值121.42亿:公司与亿华通合资设立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公司占比90%)发展氢能领域技术,主要业务方向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提供合格的氢气。
24、金能科技(603113),总市值90.98亿:公司4月11日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拟投资203亿元在青岛建设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由丙烷脱氢制丙烯及绿色炭黑、MMA等系列项目组成,其中正在建设中的丙烷脱氢项目副产氢气。
25、京城股份(600860),总市值86.57亿:公司主要产品中包括氢燃料电池用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以及低温储罐等。
26、雪人股份(002639),总市值86.53亿:公司拥有全球知名的“SRM Tec”氢燃料电池空压机,为全球知名的氢燃料汽车生产商提供空气循环系统。
27、首航高科(002665),总市值78.70亿:公司以估值不高于3.98亿元对新研氢能源增资25,000万元,按估值3.98亿元计算,持有不低于38.58%的新研氢能源股权;股东黄昕妍以新研氢能源估值不高于3.98亿元转让5,000万元人民币的股权给首航节能,转让后首航节能持有不低于12.56%的股权。
经过上述两个步骤后,首航节能合计持有新研氢能源的股权不低于51.14%,成为新研氢能源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8、冰轮环境(000811),总市值76.08亿:2019年年6月,公司拟全资设立山东冰轮海卓氢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的为准),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
山东冰轮海卓氢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定位为氢能技术研究和孵化平台。
29、航天工程(603698),总市值68.82亿:公司投资设立安徽昊源航天气体科技有限公司.气体公司将发挥股东双方在煤炭清洁利用、气体运营方面的专业优势和经验,开展煤制合成气、氢能源、公用工程、三废资源化利用等业务的技术研发及运营。
30、厚普股份(300471),最新股价16.69元,总市值64.42亿:公司氢能项目全年订单(合同/中标)总金额约4,500万元,为公司积极推动国内氢能源市场打下了的基础。
31、穗恒运A(000531),总市值61.58亿:公司加快投资建设黄埔氢能创新创业中心,推动氢能产业在黄埔区开发区聚焦发展.推进氢能公交车示范运营.推进广州雄韬氢恒公司加快生产燃料电池电堆和发动机系统.推动加氢站布局。
32、中泰股份(300435),总市值58.81亿:中泰股份是深冷装备龙头,掌握氢气提纯核心技术。
公司2019年1月23日在互动平台上对此表示,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具备制氢技术以及业绩,可以提供高纯度的氢原料.重组成功后,公司可借助中邑然气成熟的加气站待氢能市场化应用技术成熟时迅速切入加氢站的建设及运营。
33、汉威科技(300007),总市值57.06亿:公司在氢能源汽车领域有部分业务产出,但整体业绩贡献还不大。
34、泰豪科技(600590),总市值54.75亿:公司在军用电站的基础上,向军用氢能源、多能源微电网等军用新能源方向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军方氢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反恐电源保障系统等特种新能源项目,“江西省氢燃料电池工程研究中心”亦获江西省发改委批建,将在传统军用电站产品基础上逐步扩充军用新能源装备的产品系列。
35、金龙汽车(600686),总市值46.39亿:氢能源客车方面:金旅客车8.5米川流系列氢燃料电池客车先后获得嘉善公交和广东佛山300多台氢燃料公交大单;苏州金龙与丰田汽车在氢能源客车领域开展合作,正式在张家港投入商业化示范运营。
36、全柴动力(600218),总市值42.25亿:公司拟与全椒全瑞、中氢科技共同出资设立“安徽中能元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于2020年8月12日共同签署了“合资协议”。
中能元隽拟定注册资本1.1亿元.公司拟以现金2,000万元出资,以其他资产出资4,000万元,合计出资6,000万元,占公司注册资本54.55%。
设立完成后,中能元隽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37、天沃科技(002564),总市值38.43亿:公司已在多个领域涉及氢能源在能源工程领域已承接两项丙烷脱氢项目,在高端制造领域则具备生产储氢容器能力子公司夭沃综能已拥有通过Sgt劣质煤煤制气技术切入氢能源领域的能力。
38、富瑞特装(300228),总市值37.92亿:目前公司控股子公司富瑞阀门的35 Mp系列氢用阀门等少量产品为氢能业务配套,张家港同创富瑞基金的投资项目中有些与氢能相关。
39、ST尤夫(002427),总市值36.48亿:公司于2017年7月投资武汉众宇25%的股权,以实现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布局。
武汉众宇于2011年成立,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方面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服务,是一家具备“制氢、气体压缩、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在氢能产业链上覆盖较广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燃料电池无人机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电堆、41 KW、60 KW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
40、开尔新材(300234),总市值32.94亿:开尔新材增资舜华新能源,标的公司成功开发多款加氢产品,是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并营运“中国氢能源网。
41、永安行(603776),总市值32.35亿:2019年年4月30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已申请多项氢能源相关专利,如氢燃料电池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氢能源助力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氢能源助力车中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氢能源助力车等相关发明专利。
42、凯龙股份(002783),总市值31.91亿:深圳市君丰华盛投资合伙企业,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21000万元。
该基金将逐步投入到适当的氢能源项目中去,目前已在氢能源核心环节,包含氢能源的制备,储运,发动机和应用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43、动力源(600405),总市值31.20亿:公司作为国内电源行业的主流企业,成功开发了氢燃料DC/DC变换器、各类型纯电动车用动力总成等产品并成功配套多家国内外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以及整车企业,其中氢燃料DC/DC变换器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44、成都路桥(002628),总市值29.14亿:公司通过深圳市华益成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参股深圳国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氢燃料电池及其各零部件和相关检测系统的咨询、研发和销售;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咨询、研发和销售;制氢、储氢、加氢及氢能相关动力和储能系统的咨询、研发和销售。
45、恒泰艾普(300157),总市值27.77亿:恒泰艾普集团有涉及氢能源开发方面的技术,主要以川油设计公司、新锦化机公司、恒泰洁能公司三家公司为主,构成了氢能源设计、技术研发、压缩机、膨胀机、压力容器、液化H-CNG、精制(燃料电池用)、天然气掺氢应用的配套技术。
46、鹏翎股份(300375),总市值27.72亿:公司在氢能源汽车中车载储氢、运氢领域做了前期研究储备。
47、纳尔股份(002825),总市值26.08亿:目前公司氢能源项目处于研发试制阶段。
纳尔终能氢电的专利已经在申请中且部门已获受理。
与行业内优秀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整合优质产业资源,逐步形成产业协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48、川润股份(002272),总市值23.36亿:公司于近日加入“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公司为副理事长。
49、*St金鸿(000669),总市值11.23亿:公司与中国华能清能院合作,在张家口地区开展制氢加氢站建设、移动加氢车项目研制,打造氢能产业供应链持续商业化运营示范项目。
50、新奥股份(600803):公司积极布局氢能核心技术与设备,在氢能生产、加注等方面均有建树,拥有14项制氢专利技术,39个制氢项目,新签约工程建造总金额达38亿元,其中,氢能相关订单达14亿元。
51、雄韬股份(002733):雄韬股份计划布局各类氢能应用场景相关产品,带动国内氢能产业链核心零部件全面发展,推广8千-1万台各类氢能车,5万台通信储能及数据中心系统,建10个氢大储能示范和10艘氢能船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