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球哥看风大容量塔筒单价创新低-突破370元/kw:技术创新为平价风电保驾护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5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1217
核心提示:大容量塔筒单价创新低-突破370元/kw:技术创新为平价风电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相关信息及内容来自官方媒体,对有关行业及企业的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风险自负。

  • 最近产业链的价格在继续跳水。

8月3日,国华能源投资公司2021年第一批风电项目塔筒设备及附件集中采购项目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大金重工成为此次塔筒招标的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中标报价为8478.6579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泰胜风能,中标报价8913.15万元。
我们先分析一下项目的基本技术指标:此次招标包括国华山西天镇80MW风电项目和国华乾安余字150MW风电项目,投标规模230MW,共66套塔筒。
  • 山西天镇:3.6MW机型16套(100m塔高)/4.5MW机型5套(100m塔高)(交货时间:2021年9月-11月)
  • 乾安余字:3.3MW机型45套(95m塔高)/(交货时间:2021年8-11月)
按照中标价格分析,塔筒价格已经开始大幅下调:


  • 单位千瓦的塔筒价格368元/kw


需要注意的是:塔筒的平均容量为3.485MW/台,塔筒高度为95-100m,交货时间全部为2021年8-11月。要知道,3.5MW的塔筒单价突破400元/kw,充分显示了行业技术创新进步的巨大力量。


风电容量持续增大:塔筒单价持续下降


2020年10月,广西乐业扶贫一期51MW风电场塔筒采购中标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格3957.244万元,塔筒单价776元/kw(塔筒高度为95m),机型为3MW机型。对比国华本轮的塔筒招标价格,降低幅度达到52.5%(当然这是一个个案),但从最近半年的塔筒价格来看,上半年的塔筒价格,尤其是三北区域的塔筒单位千瓦的价格都维持在600元/kw(3.X平台机型),而4MW平台机型的塔筒价格基本都在500元/Kw,而国华这次的中标价格算是刷新了塔筒单价的新纪录。

来自中广核电子商务网站(公开信息)



风电大型化和载荷设计技术创新:为塔筒降本做出重要贡献


很显然,2021年以来的机型大型化给风机整机降本提供了技术路径,同样的风机,重量增加20%,功率可能增加50%,在优化载荷的情况下,塔筒的单位千瓦用量也随之降低。过去2MW风机的塔筒80m,塔筒重量也在180Ton左右,而现在主流4MW的风机,100m的塔筒,其重量大约在220-240Ton范围,从功率上分析翻倍,但重量只增加了50%,由此可见单机容量大型化对降低塔筒的单位千瓦重量具有非常很重要的影响,从过去的90kg/kw降到今天的最近60kg/kw,不得不说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无穷的。



来自中广核电子商务网站(公开信息)


技术创新与进步:风电产业链的降本为平价风电到来保驾护航


而在昨天,行业媒体铺天盖地的声音在质疑:0.1元/kwh的风电时代到来了吗?其实对于大家的质疑我也表示怀疑。但是,作为行业进步的领先者,每每做出不合理的技术进步或创新的时候,我个人觉得应该保持鼓励的态度,或者这个成本兜不住,或者这个度电成本实现不了,但从行业来看:我们需要这样的创新引领者,即使他没成功,没做到,最后度电成本为0.15元/kw,或者0.18元/kw,但正是这些敢于技术创新和敢想敢干的领头者,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对风电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不管怎么说,总得有一个人第一个吃螃蟹啊。

其实,就是在塔筒,叶片,轴承,增速机等核心产业链大部件的降本基础上,风电行业才做到了今天2000-2500元/kw(4-6MW风机)的成本区间,而

  • 塔筒也从过去的800-1000元/kw最高价下降到今天的400元/kw以下。

  • 增速机的高功率输出技术的提升,更是让带齿轮箱的双馈或中速双馈技术路线走的更远,成本更低;

  • 主轴轴承因为国产化实现,降低采购价格50%以上,对行业贡献功不可没;
  • 叶片也因为载荷技术的创新,5MW叶片重量最轻只有22Ton左右;
  • 叶片轻木的替代原材料-PET,HDPE等价格已经低于轻木价格;
  • 变流器的单位千瓦价格也因为技术进步100元/kw下降到今天的40-50元/kw;
  • 还有箱变置顶等新技术路线。

产业链的技术进步,首先来自于主机设计技术的技术创新,在技术需求倒逼的形势下,风电的全产业链开始了平价风电的降本之路,很多人质疑低价风电的质量可靠性。要知道,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不能因为担心质量不可靠就放慢技术创新的脚步,因为:

  • 3060对新能源的需求需要风电技术进步大踏步前进

最近有行业小道消息:3060的碳达峰的新能源装机容量12亿千瓦目标(风电和太阳能)可能会提前3-5年实现。球哥在过去的几篇文章中多次提到,如果十四五风电太阳能6-7亿千万新增装机,或许十四五就实现了12亿千瓦的装机。
也许是个想法,但行不行,我们努努力试试不就知道了,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怎么知道你自己的实力有多强呢!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