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21级39名学生来到大亚湾核电基地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这也是中广核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核电“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的第11年本次实习将采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多维教学模式,让学员更加了解核电站总体运行、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并进行核电站运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全面掌握核电站的运行机制。
自2014年暑期首批学员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开始实习以来,中广核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核电“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实践已走过11年历程,双方携手合作,共育人才,累计开展了约1600人次的各阶段实习,为核电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中山大学与法国南方核教育联盟合作,全面引入法国核电工程师教育体系,设立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20132013年4月,中国广核集团与中山大学签署《核电“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按照法国“工程师精英培养”模式,企校双方共同培养国际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2013年4月23日,中广核与中山大学在广州签署《核电“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20142014年暑期,中山大学实习学员首次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开始实习,至今已有近400人在大亚湾核电参加实习。
2022图为2022年中山大学2019级大三学生参与中广核“8·7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2024中山大学2021级学员参观大亚湾核能科技馆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在中广核的实习体系为“三段式”实习,分别是蓝领工人实习、助理工程师实习、工程师实习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习为准大四本科生,第二、第三阶段实习为研究生。
三个阶段的实习均在中广核完成,实习期分别为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整个实习周期达8到9个月,接近大学生涯的六分之一。
学生们在不同阶段的实习中逐步深入,全面了解核电站的运行机制和企业文化,因为有了对核电的全面了解,不少实习学员在毕业之后也选择了核电作为自己的事业。
例如,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8届学生朱庭、2022届学生邱伟维,现在已经是大亚湾核电运行三部现场操作员。
对于为什么选择大亚湾核电,他们是这样说的。
朱庭2018届员工回忆起在学习生涯中接触“黄金人”等核电行业“大人物”,都是来自于大亚湾核电,这些优秀榜样引领着我加入了大亚湾。
此外,中大与中广核之间的深入合作,也为我加入中广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邱伟维2022届员工中广核与中法核的联合培养为我打开了核电世界的大门,让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工程师。
如今作为运行人员,在工作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母校学的知识,在核电现场中得到了切实运用,这令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大亚湾核电,也欢迎各位师弟师妹来大亚湾核电大放光彩。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广核与中山大学将继续携手,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核电人才,共同推动核电“工程师教育”项目的持续发展。
编辑:李丹校对:曾庆榕审核:唐刚强 燕霜玉签发:韩云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