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议收藏】重磅!2024年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全景图谱(附产业政策、产业链现状图谱、产业资源空间布局、产业链发展规划)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科星图(688568.SH);新晨科技(300542.SZ);安达维尔(300719.SZ)等。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价值链分布——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模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应用场景丰富,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
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国新办数据,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增速达到33.8%。
此外,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发布的《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中明确,到2035年国家支撑经济发展的商用和工业级无人机预期达到2600万架,同期,无人机驾驶员也将增长到63万名。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计,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5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注:1)2022年数据依据增长率倒推得到;2)国新办统计数据为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含下游应用产业——低空经济产业价值链分布1、通用航空制造依据技术难度高低、供需现状及潜力,通用航空价值链重点在研发、采购和制造。
其中,设计研发、采购与制造环节是通用航空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随着研发技术的提升和产品性能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也随之提升;销售环节相对于生产制造和研发的附加值较低。
2、无人机制造根据无人机各产业链环节的毛利率情况可知,上游无人机分系统供应商的毛利率较高,大多在80%-90%之间;中游环节,无人机系统制造商的毛利率较高,基本在50%-60%之间,行业盈利能力较强;无人机服务提供商的毛利率较低,在13%左右。
3、低空经济产业整体来看,低空经济产业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产业链延伸至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在整条低空经济产业价值链中,关键零部件攻关驱动低空航空器及无人机零部件附加值提升,应用场景逐步开拓及丰富驱动低空运营服务的附加值提升,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的发展驱动低空经济产业附加值提升。
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政策环境北京市正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特色发展,将低空经济培育成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产业,并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北京市于2024年发布《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该政策对北京市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进行明确的阐述,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以确保到2027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链现状图谱——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链不断完善,其中,在低空航空飞行器的原材料、零部件、航空航天系统、航天器三电系统等上游企业有企业布局;在下游应用领域中布局低空物流、低空巡检、低空拍摄、应急救援、低空旅游等,其中低空巡检布局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多。
在中游低空航空飞行器制造企业中,eVTOL企业约2家,无人机企业约12家。
注:上游产业企业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