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光伏,要跳出降价漩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29
核心提示:这几年,要说哪个行业掀起的波动最大,光伏绝对是一个。光伏价格先是一路飙涨,行业巨头实现了高额业绩。然而,从2022年11月开始,光伏就走进了下跌通道。价格走跌一年多来,走上行业巅峰的光伏巨头在内,无一例外都陷进了这个漩涡,业绩压力逐步加大。截至目前,已经发布半年报的光伏上市企业中,盈利全部下滑,绝大部分出现了亏损,还有的企业甚至被迫退市、倒闭等。这一轮针对价格的战争打的巨头们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在盼着价格能够回升。日前,隆基绿能突然宣布对外调涨硅片价格。随后,TCL紧随其上也宣布涨价。消息一出,隆基绿

   

这几年,要说哪个行业掀起的波动最大,光伏绝对是一个。
光伏价格先是一路飙涨,行业巨头实现了高额业绩。
然而,从2022年11月开始,光伏就走进了下跌通道。
价格走跌一年多来,走上行业巅峰的光伏巨头在内,无一例外都陷进了这个漩涡,业绩压力逐步加大。
截至目前,已经发布半年报的光伏上市企业中,盈利全部下滑,绝大部分出现了亏损,还有的企业甚至被迫退市、倒闭等。
这一轮针对价格的战争打的巨头们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在盼着价格能够回升。
日前,隆基绿能突然宣布对外调涨硅片价格。
随后,TCL紧随其上也宣布涨价。
消息一出,隆基绿能、TCL中环的股价直线拉升,连沉积许久的光伏行业也活跃起来。
行业内外不禁疑惑,光伏行业是否真的要反转了?01光伏低谷近几年,借着能源转型的东风,光伏也迎来了一个丰收期。
据统计,在2022年,77家上市光伏企业中总计营收突破万亿元,较2021年增加了4854.84亿元。
其中,25家企业营收超过百亿元,19家公司扣非净利润超过10亿元,12家公司在期内实现营收翻倍式增长。
几乎所有光伏产业链中的企业,都在年报中表示行业未来发展会有大机遇。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光伏这么快就先进入了低谷期。
自2022年11月以来,随着光伏产业产能的加速释放,全产业链的价格陆续进入下跌通道。
这一跌就是一年多。
截至今年5月底,硅料、硅片较年初已跌去近四成,电池、组件跌幅也有20%;与去年一季度的高点相比,硅料、硅片跌超80%,电池片跌超60%,组件价格也已折半。
至今为止,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已经跌破行业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
自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亏损面积扩大,各环节企业盈利困难,许多光伏企业被迫减产、停产、裁员......2024年上半年,这种情况还是没有改观。
近日,随着隆基、通威、晶科等光伏巨头年分别公布了半年报。
在已发布半年报的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盈利,大部分为亏损,就连曾经的光伏龙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都未能幸免。
其中,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两家就亏损了80多亿。
在众多光伏企业中,亏损成了常态,盈利却变得罕见。
尤其是上游硅料和硅片环节亏损最为严重,下游电池和组件尚且还有些许企业可以保持盈利。
02涨价信号?大片企业利润下跌甚至亏损,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产业都不是一个好现象。
从产业的视角来看,一方面,如果企业亏损,财务压力上升,就可能影响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亏损就意味着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数据显示,国内20多家主流光伏的电池、组件、硅片产业链上半年的总存货,目前还有超1300亿左右。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亏损就面临着缩减产能、退市、倒闭、的风险。
就目前来看,这也已经成为了事实,还很有可能继续增多。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开工、规划项目数量同比下降超75%,超20个项目宣布终止或延期,行业开工率低,部分企业停产,国内有超过6家企业工厂停产。
与此同时,不少头部企业都进入了现金成本亏损阶段,每生产一件产品都在亏现金、赔老本的地步。
2022年,107家光伏上市公司有超8万亿元的市值,其中行业有千亿级企业10家;到了2023年,加上当年新上市的艾能聚、阿特斯、时创能源在内共计11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则为6.9万亿元。
短短一年,缩水超1万亿元,千亿级企业只剩下5家;到2024年这一情况更甚,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净利润持续为负值。
这一轮光伏降价潮已经让光伏企业们吃了不少苦。
日前,隆基绿能开始调涨硅片价格,具体调整幅度为N-G10L产品价格从1.06-1.08元上调至1.15元,N-G12R产品价格从1.2-1.23元调涨至1.3元。
新价格正式执行时间为8月29日。
同一天,TCL 中环也宣布涨价,G10N 1.15元/片,G12RN 1.3元/片,G12N 1.5元/片。
随后,多家企业预期跟随提涨硅片报价。
对于隆基和TCL的涨价,业内人士则表示:“已经到了不涨价不行的地步了”。
涨价是市场自发的反映和呼声,也是企业为求生存不得不为的举措。
03转机来了?隆基、TCL中环的涨价,就像是撕破乌云挤进空中的一抹阳光,给众多参与者送来了一丝希望。
说起来,光伏企业也一度辉煌过,而且市场前景也好,正常发展的话至少不至于亏钱。
然而,就是前景太好,众多企业开始大肆扩张产能,还有很多企业跨界进入光伏市场,导致行业竞争格局混乱,造成价格持续下跌。
最终产能扩张的苦果还是要由行业去消化。
如今,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甚至行业外都在希望光伏市场能够回归正轨。
今年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会议就提出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有利光伏产品价格平稳。
当天,多个光伏巨头,研究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一同参与了这场会议。
这场会议也为推动光伏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仅如此,让光伏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也正在成为一种共识。
随后,通威股份先是宣布收购润阳股份部分股权,后隆基、TCL中环又宣布涨价,也算是本次会议之后的一些实际举动。
可是,无论收购还是涨价,市场的产能、存货过多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解决问题不能切中要害,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近日,国内光伏玻璃市场为应对当前市场供需失衡及产能过剩问题,包括信义光能、福莱特在内的十大光伏玻璃生产厂商召开紧急会议,并达成一致协议,决定自即日起实施封炉减产计划,减产幅度高达30%。
除了以上光伏玻璃的减产计划,前段时间TCL中环及隆基等也传出缩减了部分产能。
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光伏企业加入这种减产计划。
不管是巨头的有意涨价,还是减产,总之光伏正试图爬出价格下跌的漩涡。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