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新年将至,电改又将迎来新的变化。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将现行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价,容量电价水平根据转型进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逐步调整。
“双碳”目标下,我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装机比重快速提升,煤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煤电机组正由传统的基础性电源向基础性、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变,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便应运而生。
究竟什么是煤电容量电价,其又将对相关企业产生何种影响?解锁煤电新角色,从靠“绩效”吃饭到保有底薪目前,我国煤电电价多实行单一制电量电价,只有发电才能收回成本,秉承的原则是不干活就不赚钱。
但随着煤电转变经营发展模式,煤电机组越来越多时间“备而不用”。
据统计,煤电机组的年发电小时数由2015年的5000小时以上降低到2022年的4300小时,未来的发电小时数还将进一步降低,通过单一电量电价注定无法回收固定成本,入不敷出的煤电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而本次《通知》采用两部电价是将煤电的电价分为两部分: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
具体来说,电量电价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的,这可以激励煤电企业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可以理解为多劳多得的奖励绩效;而容量电价则主要反映煤电的容量成本,并保障煤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具备足够的容量,以应对电力负荷的波动,可以理解为固定底薪。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