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日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核电呢?是为政治目的的核自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4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134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日本是二战时期唯一的受核打击的国家,至今仍历历在目。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联合国对于其核发展是反对并禁止的,因为深受核打击危害其自身国民及大部分政界人士也是反对的。然而日本自古就是好战国家,其本国的军国主义从来没有消失,反而有所抬头。二战结束后不久,就启动了对核技术的发展。正因为日本领略了核打击的威慑,所以军国主义派对日本拥有核技术心血来潮,于1956年成立原子能研究所,1961年成立了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而日本突破这一禁锢的功劳全赖于美国对其政策的放松,自日本战败后,日本就在美国的监视下发展,双方

   

众所周知,日本是二战时期唯一的受核打击的国家,至今仍历历在目。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联合国对于其核发展是反对并禁止的,因为深受核打击危害其自身国民及大部分政界人士也是反对的。
然而日本自古就是好战国家,其本国的军国主义从来没有消失,反而有所抬头。
二战结束后不久,就启动了对核技术的发展。
正因为日本领略了核打击的威慑,所以军国主义派对日本拥有核技术心血来潮,于1956年成立原子能研究所,1961年成立了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
而日本突破这一禁锢的功劳全赖于美国对其政策的放松,自日本战败后,日本就在美国的监视下发展,双方属于同盟关系。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时期,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地区最大跳板,面对苏联(1949年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核竞争,美国也有意扶持日本的发展,随着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合约》的生效,日本发展核技术的壁垒被突破,但不是完全放开日本,只是没有明确禁止日本发展使用核技术来作为军事发展的目的。
加之日本国内舆论压力的影响和日本本身的资源匮乏,日本首相中曾根康雄便从发展民用核电技术入手并承诺不发展核武器,这才给其核技术发展计划披上了合理的外衣。
于是1961年便开始从英国引进石墨气冷堆机组建造东海核电站,1966年该电站投入使用。
随后借助美国的轻水堆技术的支持建造了很多核电站,至今已有55座核电机组。
而二战后日本的科技实力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有了美国技术的支持虽然对其有所限制,但是这并不妨碍其自主研发能力,日本火箭技术发展的成功就是证明。
而日本借助大力发展民用核电,其拥有了大量的核反应堆,美其曰是为了更好的升级核电安全,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还给不了国际社会口实,是一次出于政治目的的核自由,为日后合理发展核技术做铺垫。
虽然1967年日本首相佐藤荣发表了《无核三原则》及1970年签署了《不扩散核条约》,但从日本政府日后给出的解释可以看出,日本已经拥有核技术,但不发展核武器。
而这无疑是向全世界以威慑,其不发展核武器只不过是碍于美国的限制发展及国际舆论的压力。
然而2011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告诉我们,核安全是多么重要,谨慎发展核技术是全世界的期盼,日本及主要拥核国家的核安全技术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核电站日本核电站分布图参考文献:《旧金山合约》 《日本现代史》《日美安保协议》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