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8月的一天,山西阳泉正在下着大雨,刘慈欣躺在车里睡觉,突然被一通电话吵醒。
刘先生您好,恭喜您在第74届'雨果奖'中荣获大奖!请您务必出席颁奖典礼,与我们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
谁能想到,那个默默无闻的电厂工程师竟然拿下了科幻界的"诺贝尔奖"。
美国宇航员Kjell Lindgren在太空舱实时宣布这个消息时,整个中国沸腾了。
获奖者坐在车里打盹,这种反差令人哭笑不得。
回想起《三体》的创作历程,刘慈欣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在电厂上班时"摸鱼"写出来的这本横扫全球的科幻巨作,实在是令人惊讶。
从2006年起在《科幻世界》连载以来,《三体》已经在文学界掀起了如深水炸弹般的巨浪,不仅获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也吸引了马云、高晓松、卡梅隆等众多知名人士的关注和喜爱。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实在按捺不住,亲自给美国出版商电话督促更新;而刘慈欣先生甚至收到一封奥巴马先生发出的电子邮件,却误以为是假邮件,随便一个删除键就把“总统密信”给毙了。
"降维打击"和"黑暗森林法则"成了最近的网络热词,也成了各个企业老板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小米雷军看完《三体》后感叹:“这不仅是最好的科幻故事,还是一本难得的哲学之书,对规划公司具有很大的帮助。
”刘慈欣在《鲁豫有约》节目中,鲁豫问他:"你为什么不敢看我的眼睛?"刘慈欣憨憨地回答:"没有啊,我看观众呢。
"他参加杨澜的访谈时,紧张得衬衫都湿透了,而当时的空调温度明明是调得很低的。
曾经的电厂工程师,一夜之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科幻大神。
无论何时,他仍保持着那份质朴和谦逊,仿佛还是那个在电厂里偷偷"摸鱼"写小说的普通人。
1985年,刘慈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娘子关电厂工作,担任工程师的职务。
和普通人一样,刘慈欣过着上班、下班、结婚生子的平淡生活。
有一次,刘慈欣手气不佳,一晚上输掉了800块钱,差点哭晕在厕所。
自此之后,他不再打牌,而是选择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电脑前写作上,以赚取一些零花钱。
刘慈欣为防止被同事发现,特意使用了一台老旧屏幕的电脑。
他调整显示器角度使别人难以看清他在做什么。
身边的同事们大部分时间都把注意力放在看他对着电脑敲敲打打,然而却没有人察觉到他在致力于创作一部震动全世界的科幻巨作。
2000年,刘慈欣创作并出版了《流浪地球》、《地火》、《乡村教师》等中短篇作品,并因此获得多个国内的科幻大奖。
2006年,《三体》开始在《科幻世界》连载,一炮打响,读者们对此始终无法释怀。
有一次,刘慈欣因为《球状闪电》获得了3万块稿费。
但是出版社邮寄地址错误,直接将钱寄到了他的工作单位。
他被办公室的同事误解,认为他利用职务之便"捞了回扣"。
结果不仅暴露了"摸鱼"的身份,还背上了贪污的嫌疑。
刘慈欣被同事们奇怪的观察行为,弄得哭笑不得,只能默不作声地接受这种尴尬。
后来,国资委还特意表扬了刘慈欣,说:“刘老师,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因为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您说的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
没人能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电力人",竟然在"摸鱼"中创造了一个震撼世界的科幻帝国!自此以后,刘慈欣成了公认的"专业摸鱼大户"。
时光飞逝,在度过了20多年的努力之后,这个地方小厂已经发展成了一座能容纳2000多人的国营大厂。
刘慈欣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刘",变成了一名拿着12级薪资的高级工程师。
然而,因种种原因,他终究结束了自己的“摸鱼”生涯,决定投身全职写作。
这次刘慈欣不用再偷偷摸摸的了,他躲在电脑前,缩缩脖子,开始噼里啪啦地继续敲键盘。
刘慈欣的科幻之路,源自他的幼年时光。
1963年,他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母亲则是退伍军人。
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平凡的家庭因为种种原因沦落到山西泉阳的一个煤矿。
爸爸从事矿工工作,妈妈则担任小学老师的职位。
泉阳的环境不堪言哉,空气中弥漫着煤灰,夜晚星光黯淡,难以寻觅。
唯有大大小小的拉煤车在路上疾驰而过,宛如"世界末日"的景象。
这段经历在后来被刘慈欣写进了《三体》。
一天,小刘慈欣在爸爸床底下发现了一个大箱子。
家人不解,慈欣告诉他们,他发现爸爸床底下有个箱子,于是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
那时候,科幻书籍可是当时的"违禁品"!可是父亲想去撕了这本书,但最后却心软了:"算了,你悄悄地看,别让人发现。
"于是,刘慈欣就这样悄悄把箱子里所有的书都看完了。
无论是《仙女座星云》、《太空神曲》,还是《海底两万里》,每本书都让他爱不释手,越看越上瘾。
他心中认为在现实之外,还有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在那里他可以心想事成。
刘慈欣被这些奇思妙想所困扰,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
因为这样,他开始把这些想法写下来。
除了上课时间,他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描绘这个只属于他的"平行世界"。
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颗科幻作家的种子悄然萌发。
自上高中起,刘慈欣就试图将自己的作品寄给杂志社,然而收到的却是一封封退稿信。
他把信件都扔进了垃圾桶,然后转身继续创作、继续阅读科幻小说。
他内心里始终怀揣着作家的梦想。
在20世纪80年代末,刘慈欣创作了他的首部也是唯一一部科幻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
他已经反复修改了无数次,但仍然没有信心发表。
不知何时,科幻界陷入了“寒冬”。
大约1980年,钱学森对科幻文学进行公开质疑:“科幻文学既不文艺又不科学,属于'伪科学'。
”这一发言使得中国科幻界陷入大规模的“自杀式”覆灭,众多科幻杂志瞬间消失无影无踪,仅剩下成都的一家《科学文艺》还在勉强维持,为了生存甚至不得不改名为《奇谈》。
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雪都是红色的刘慈欣用一句话回忆。
而中国科幻文学之父郑文光,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再加上对科幻文学发展的忧虑,突发脑溢血去世。
1983年,叶永烈放弃了文学创作,转行做了其他的事情。
他是中国最早的科幻畅销书作家之一。
刘慈欣在科幻文学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就过早地倒下,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就摔倒的孩子。
他曾一度不愿去写作,也不再看科幻小说,不知道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有一天,父亲整理房间的时候,把一个装满科幻书籍的箱子翻了出来。
然后,他把《地心游记》放在了刘慈欣的书桌上,并且说道:“你是否要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你决定不写了,就把这些书都扔了吧”。
刘慈欣听到这句话时,反倒释然了,他下定决心要走自己的路,像当年偷偷看爸爸的科幻小说时那样,坚韧不拔、悄无声息地去坚持。
刘慈欣这种极度坚持的精神无疑是所有在逆境中坚守梦想的人的一剂强心针!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即使全世界都反对你,只要你对自己不言放弃,梦想就绝对存在。
就这样,虽然经历逆境,但是刘慈欣依然坚定地坚持自己的科幻梦想,为他日后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体》为什么那么阴暗?那就得从刘慈欣的工作环境说起了。
在创作《三体》之前,刘慈欣在电厂的工作非常顺利,收入也很可观。
然而,由于中国对全球承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他的好日子很快结束了。
一大批污染大气的电厂倒下,娘子关电站也未能幸免。
刘慈欣表示,他们企业有2000人,但新建一个大发电厂只能容纳400人。
那剩下的1600人该咋办呢?在这种氛围下,《三体》的风格自然变得有些阴暗。
书中所讲的"降维打击"也是在讲这个道理。
“降维打击”是什么呢?即降低攻击目标所处的空间维度,使目标在低维度空间中无法生存,从而被消灭。
实际上生活中到处都存在降维打击。
如方便面的销量会出现断崖式下降这种情况,并不是由于其他方便面品牌的实力太强,而是外卖平台的普及所带来的改变。
刘慈欣成功地将现实中的焦虑和无奈融入科幻故事中,这种将现实与虚构的完美融合使得《三体》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面反映现实的镜子。
难怪就连雷军都说,《三体》不仅是最好的科幻故事,而且是不可多得的“哲学之书”,对规划公司非常有帮助。
刘慈欣这脑洞可真是太大了!他巧妙地利用科幻手法,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困境以更加宏大和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
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三体》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的特质。
自从《三体》席卷全球以来,刘慈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2019年以来,他多次占据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总利润超过1800万,勇夺此榜首位。
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票房更是冲到了中国票房史上的第五名。
然而,与其他科幻作家不同,刘慈欣似乎对这些荣誉并不是特别关注。
他似乎一直在刻意与繁华的城市和"复杂的人类"保持"安全距离"。
尽管有几次去上海的机会,刘慈欣却选择了拒绝。
他表示,在上海,没人会觉得东方明珠是个飞船,身边的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而在阳泉则不然。
尽管刘慈欣已经成名,但他对科幻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刘慈欣绝不允许任何事物扼杀他的想象力,他的"三体世界"并非谁都可以随意闯入的。
“他的想象非常奇特,汪洋恣肆、漫无边际,像庄子。
”同样身为科幻作家的韩松对刘慈欣的评价。
然而讽刺的是,刘慈欣成名后的道路并不平顺,《三体》爆火后,他却暂时失业了。
但刘慈欣并没有因此停下创作的脚步。
他继续用科幻照亮现实和现实滋养科幻。
这种独特的视角让他成为了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之一。
刘慈欣生平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坚持,即使是在"摸鱼"般的时间内,也能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
从普通人成长为一位国际知名作家,甚至一步步走上所谓的科幻泰斗之位,刘慈欣的人生精彩得仿佛是现实中一部科幻大片般。
这款曾被誉为“摸鱼”高手的游戏,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力而吸引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