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6万人掏空一座山,秘密建设17年,中国“816地下核工程”意义不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69
核心提示:816地下核工程,当年6万人走进这个山洞后,直接与外界断绝了联系,他们在这里整整挖了17年,总体建筑面积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建筑。2002年的时候,这里悄然已经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了!值得一提的是,816地下核工程可以抵抗8级地震带来的破坏,它曾是国内为核武器提供核原料的秘密地下核工厂。当年,这项工程被列为军事机密。那年,隶属于第54师的3个团接到指令后,匆忙赶往重庆。人们在1967年修建了这个地下核工程,地址在重庆白涛镇,为了保密,人们甚至让白涛镇这个地名从地图上抹去了。那一年

   

816地下核工程,当年6万人走进这个山洞后,直接与外界断绝了联系,他们在这里整整挖了17年,总体建筑面积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洞体建筑。
2002年的时候,这里悄然已经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了!值得一提的是,816地下核工程可以抵抗8级地震带来的破坏,它曾是国内为核武器提供核原料的秘密地下核工厂。
当年,这项工程被列为军事机密。
那年,隶属于第54师的3个团接到指令后,匆忙赶往重庆。
人们在1967年修建了这个地下核工程,地址在重庆白涛镇,为了保密,人们甚至让白涛镇这个地名从地图上抹去了。
那一年,数万名年轻的工程兵,带着简陋的工具,愣是在大山中开掘出了堪称“世界第一大的人工洞体”。
人们甚至很难相信,在这个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静静地躺卧着这样一个地下核工厂。
现在,人们可以步行进入,也可乘坐观光车进入,进入这里,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即便是炎热的夏天,这个洞里也不需要空调,就能让人感到十分凉爽。
进入洞内,我们能看到一个标有A2923的东西,没错,它就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的模型。
在这里你可能会出现一种穿越的感受,如果说你玩过与二战相关的游戏,就一定能真实感受到,这个洞体的设计和游戏中存在不少相似点。
继续往下走,你会发现这里的结构十分复杂,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816地下核工程建筑设计师曾表示:他们在这里施工的时候,当地农户养的牛误闯到这里,等人们找到那头牛的时候,它已经在洞里死了好几天了,由此可见,这洞内有多复杂。
从设计上来看,我们就能感受到眼前的这个地下核工程有多么惊人,它共有18个大型洞室,这里的隧道和竖井等通道足足有130条,总长超过20公里。
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排风洞,可以说,它就像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世界。
这里最大的洞室应该是我们现在看到的101反应堆主厂房,这个核反应堆的大厅从3层直通9层,它的高度足足有79米之多。
我们能看到核反应堆的监控仪表,在这里显得十分密集。
最让人诧异的是,在湿度约为80%以上的环境下,这些仪器在几十年里仍未锈蚀。
而我们看到的这些仪表只是一角,走出这里,你也许会好奇这里有没有电梯?答案是有,只是现在没有再使用!来到核反应堆大厅的底部,也就是816核军工程的那三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穿过一个狭窄的回廊,然后来到这个弯着腰才能走进来的6厘米厚的铁门。
相比之下,这个地下和工程里,这个位于8层的大厅足足有二三十米那么高,而当年人们制作的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得较为良好。
我们能在这里看到一个近1米宽的“工”形钢做成的支架,它绕成了一个正方形。
从8楼向下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如同大锅般的圆形池子,这里面有一个喇叭口。
据说,所有的核废料都要从这里走进核反应堆的1楼,锅底会通过这1984个工艺管道,将原材料做成核武器的材料。
遗憾的是,1984年的时候,因国际局势有所变动,816工程被叫停了。
即便是这样,这项伟大的工程在中国人的心中,依旧是意义不凡的。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