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搜索
关 键 词:
       
所属分类:
排序方式:
  
  •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再创新高 不同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将形成互补发展
      • 据悉,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再创新高。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34.5吉瓦/74.5吉瓦时,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50%。其中,2023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21.5吉瓦/46.6吉瓦时,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水平。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岳芬预计,2024年国内储能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增装机将超过35吉瓦,连续三年单年新增装机超过累计装机规模。从需求端看,全球表前储能依旧旺盛,2023年中、美、欧陆续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8
    •  
    • 中电联权威发布:2023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增规模翻数倍,工商业储能模式渐趋成熟
      •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近期发布的《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揭示了储能行业在中国的强劲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内,中国新增并网运行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数量达到486座,新增装机总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总功率达到了惊人的18.11GW,对应的总能量存储容量高达36.81GWh,与上年同期相比,总功率的增长幅度接近4倍,一举超过了以往历年累计的装机规模总和,标志着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平安证券在针对储能行业的深度分析中指出,国内工商业储能系统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8
    •  
    • 中熔电气:电化学储能将拓宽应用场景,熔断器市场也将大大拓展
      • 金融界9月13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中熔电气提问:中熔电气证券代表您好,请问目前电网调峰各类新能源、储能和燃煤电厂的现代化电网改革中,熔断器的需求会不会有增量应用场景?公司回答表示:电化学储能目前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都有广泛应用,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加快,电化学储能将拓宽应用场景,熔断器作为储能锂电池保护的最优解决方案,应用市场也将大大拓展,同时随着行业技术路线的升级,激励熔断器也将逐步应用于电化学储能行业。本文源自金融界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8
    •  
    • 电化学储能:除了锂电池还有哪些?
      • 关注集邦咨询微信公众号:TRENDFORCE,获取更多科技产业资讯与研究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是利用化学元素做储能介质,充放电过程伴随储能介质的化学反应或者变化。主要包括铅酸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目前以锂电池和铅蓄电池为主。储能的主要分类与车用电池不同,储能电池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由于储能项目通常盈利回收期较长,因此要求搭载的电池有足够的寿命。以目前应用最广的锂离子电池为例,目前在储能项目中大多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与用于车载的主流电池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成本较低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8
    •  
    • 2024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总功率及市场结构预测分析
      • 中商情报网讯:电化学储能指通过电池所完成的能量储存、释放与管理的过程。如今,电化学储能技术正快速发展,作为清洁能源存储的重要手段,其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正逐步渗透至多个领域。电化学储能总功率中国在技术创新与持续降本推动下,电化学储能市场保持快速发展,应用规模将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电站958座,总功率达25005MW。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电化学储能总功率将达286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8
    •  
    • 电化学储能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储能网讯:近年来,电化学储能规模迅速扩大,但仍面临许多阻碍储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例如商业模式有待健全,标准缺位存在隐患、电池功能似是而非。电化学储能的健康、规范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结合新兴业务扩大用户侧市场,加快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的进程,加速国家、行业标准出台,建立评价体系,持续推进储能技术创新等等。(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8
    •  
    • 锦浪科技申请光伏储能系统模式控制方法专利,实现工作场景的切换
      • 金融界2024年1月3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光伏储能系统模式控制方法“,公开号CN117335497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储能系统模式控制方法,当光伏储能系统处于并网模式时,根据工作场景的切换,将光伏组件PV的输出功率P。本文源自金融界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8
    •  
    • 锦浪科技:光伏和储能逆变器接单量持续向好,海外出货占比提升
      • 金融界7月4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锦浪科技提问:董秘,你好!贵公司海外订单情况如何?这次的业绩提升是什么原因?公司回答表示:主要系公司光伏和储能逆变器的接单量持续向好,海外出货占比提升,随着公司产能的提升及供应链的改善,产品出货量增长;同时新能源电力生产及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业务也得到持续改善。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47
    •  
    • “朋友圈”伙伴见面了,成都推动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建设
      • 9月20日,暑热还未散去。在历经12次高温红色预警和连续高温天气之后,一场关于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的推广应用供需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能源安全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了补齐短板,活动现场发布了上百项应用机会清单及供给清单、建设能力清单。通威、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分享了产品或服务,吸引了参会企业广泛关注。“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力争到2025年,成都建成并网储能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局长、主任张新宇表示,成都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速推动新型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29
    •  
    • 新能源观察:储能的饼很大,最后能吃到的人很少
      • 我国政府为确保能源供给安全与清洁利用,在9年前提出了能源革命的战略。而能源要革命,必须打通它的“任督二脉”:督脉自上而下,推行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任脉自下而上,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比例。但是在自然环境中,风力时大时小,天气有晴有阴,这些设备发出的电可能时有时无,这会给电网的调度带来多大难度?当今社会,一天停电一次都会令人抓狂,更何况随时停电的达谟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因此打通任督二脉,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格局将会彻底发生变化。其中储能技术是亟需突破的核心关卡。什么是储能?为什么需要储能?其实关于储能是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14
    •  
    • 史玉波:储能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尚存在价格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8月2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2023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上致辞表示,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已经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史玉波表示,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的数量差距较大,难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不健全,新能源配储的实际利用率不高,新型储能可以实际参与交易的品种仍然有限,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不完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就储能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史玉波提出,一是坚持系统思想,做好顶层设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14
    •  
    • 储能与新能源 协同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 “预计2023年下半年新型储能规模将增长迅速,全年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5GW-20GW,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在8月2日-3日举办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上表示。与会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储能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已成为储能规模化发展第一线。不过,在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的数量差距较大,难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不健全,新能源配建储能的实际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待解。西北地区装机规模跃升根据本次论坛上发布的CNESA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14
    •  
    • 储能商业路径已清晰, “新能源配储”或成能源转型方向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陈科宇北京报道目前,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在7月18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第三期“‘双碳’目标下电力低碳保供策略与政策研究系列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认为,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及配套政策支持的范围应该从过去的源、网技术为主向源、网、荷、储全链条延伸,并与气象预测、智能数字化技术进行深入的融合,通过高效低碳电源、智能输配网、需求侧资源以及储能等手段,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和可靠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7:14
    •  
    • 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动力等9家中企位列全球储能电芯出货TOP10
      • 当前,全球储能产业进入到周期性深度调整阶段,储能电芯及系统集成环节市场格局尚未明确,储能行业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近日,海外研究机构相继发布2023年全年、2024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及系统出货排名情况。电池中国注意到,无论是储能电芯还是系统集成,中国电池厂商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机构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TOP10中,中国电芯厂商更是占据了9个席位。  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TOP10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6:58
    •  
    • 锂电+固态电池+储能,世界前十大锂电企业均为其客户,股价回撤32%
      • 这是一家国内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目前世界前十大锂电池公司均为其客户,包括三星SDI、LG化学、三洋能源和比亚迪等。该企业不仅是国内第一家将多元材料应用于储能市场,并打通国际核心供应链的公司,还成功研发出固态锂电材料。2021年4月份,这家企业发布公告称欲投资15亿人民币,扩建其江苏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2020年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3.85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284%,并创下了历史新高。到了2021年该企业发生了质的飞跃,公司只用三个季度就完成了7.27亿元的业绩,并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而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6:58
    •  
    • 【最全】2024年储能电池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
      • ——原标题:【最全】2024年储能电池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瑞浦兰钧(0666.HK);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鹏辉能源(300438);南都电源(300068);中创新航(3931.HK);普利特(002324);派能科(688063)等本文核心数据:上市公司储能电池业务占比;上市公司储能电池业务营收;上市公司储能电池业务毛利率等1、储能电池行业上市公司汇总我国储能电池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6:58
    •  
    • 氢能源板块多股异动,致远新能20CM涨停,氢能储能受到资金关注
      • 3月29日,氢能源板块多股异动。其中,致远新能(300985.SZ)20cm涨停、京城股份(600860.SH)涨停、厚普股份(300471.SZ)上涨14.40%。随着3月28日,相关部门再次提出,鼓励利用沙漠戈壁发展光伏产业政策的出台,除了带动光伏设备板块上涨之外,也“意外”带火了氢储能领域的多只个股。从天然气到氢储能,这三只个股为何大涨?作为氢能源的主要应用,目前主要分为氢能源汽车方向和储能方向。其中,所谓氢储能,就是利用风电、光电,以及电网峰谷多余电能,通过电解水、裂解天然气等形式,转化为氢气储存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6:52
    •  
    • 欣旺达与中广核集团高层会面 探讨储能领域技术迭代
      • ” 4月12日,欣旺达创始人王明旺一行在京拜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亦伦,双方围绕协同合作、科技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会谈,并就储能领域技术迭代进行了探讨。欣旺达副总裁孙威、欣旺达动力储能营销总经理陈曦,中广核集团产业发展部负责人欧阳孜、中广核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助理龙应斌等参与座谈。李亦伦对于王明旺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欣旺达在消费类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和敬意。李亦伦指出,中广核期待与志同道合的头部企业深度融合,拉动产业链共同发展。期待与欣旺达在产业协同、市场开拓、国际业务以及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6:51
    •  
    • 一文读懂“数字储能系统”
      •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储能网讯:日前,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化部门第五研究组(ITU-T SG5)提交关于支持IMT-2020(5G)可持续供电解决方案建议(No. L.1210)“Sustainable power-feeding solutions for 5G network”获得批准并发布,清华大学电机系慈松教授团队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共同提交的“数字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获该标准采纳。ITU L.1210标准致力于解决5G网络功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6:16
    •  
    • 今年中国新型储能何去何从?机构:整体供大于求,一半以上储能系统企业将淘汰
      • 2023年,“内卷与过剩”成为中国国内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导的新型储能的业内共识。2024年,作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一面尚未完全舒展开的大旗,新型储能行业将何去何从?近日,国内专业研究机构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的十大趋势预测。高工产业研究院主要认为,全球储能市场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洗牌期,且未来1-2年仍将持续。增速减缓、产能过剩、利润压缩、市场分野、技术迭代、资本遇冷、安全事故等多重变局将使得企业加速分化。高工产业研究院尤其指出,在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整体将供大于求,
      • 阅读全文 2024-10-04 16:16
    •  
     
    相关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