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48年前 亚洲首个潮汐发电站在乳山开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79
核心提示:48年前 亚洲首个潮汐发电站在乳山开建——威海狗年纪事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又是一个轮回,狗年再次到来。过往的狗年里,威海都发生过哪些大事?本报特别选取10件大事,与读者一起回望狗年岁月。金港潮汐发电站旧址。【1850年·庚戌年】范景增等42人于刘公岛海域抗倭捐驱作为沿海城市,威海曾是数百年前倭寇侵扰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抗击倭寇,许多仁人志士浴血奋战、献出生命。《威海市志》载,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7月31日,一股倭寇勾结海盗匪首刘大头,聚千余人,劫渔船数十艘驶抵威海。得知情况后,登州水师后营经制外

   

48年前 亚洲首个潮汐发电站在乳山开建——威海狗年纪事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又是一个轮回,狗年再次到来。
过往的狗年里,威海都发生过哪些大事?本报特别选取10件大事,与读者一起回望狗年岁月。
金港潮汐发电站旧址。
【1850年·庚戌年】范景增等42人于刘公岛海域抗倭捐驱作为沿海城市,威海曾是数百年前倭寇侵扰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抗击倭寇,许多仁人志士浴血奋战、献出生命。
《威海市志》载,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7月31日,一股倭寇勾结海盗匪首刘大头,聚千余人,劫渔船数十艘驶抵威海。
得知情况后,登州水师后营经制外委范景增,指挥守军于刘公岛外奋力抗击。
威海人戚惟达兄弟5人也组织义勇百余人,登舟参战。
他们在刘公岛海面配合清军同倭寇激战,不幸船被敌击沉二只。
范景曾与戚惟达、孙峨等41人捐驱。
这41人为168年前的威海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值得被铭记。
【1898年·戊戌年】英国开始强租威海卫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开始,这一年对威海同样意义重大。
这一年的5月23日,日本侵略军撤离威海卫,次日英国海军便占领刘公岛。
7月1日,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刑部尚书廖寿恒等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
由此,威海开始被英国强租32年的历史。
史料记载,1898年威海卫先是由英国海军总司令兼理,第二年移归英国陆军部管辖。
自1900年起,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直接隶属英国殖民部。
威海卫城内仍归中国,由文登县管辖。
1930年10月1日,中国收回威海卫。
宋煊文故居。
【1910年·庚戌年】宋煊文上书请求裁免浮捐这一年,乳山人宋煊文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
宋煊文为海阳所镇南泓村人,18岁父母去世后辍学。
劳碌之余,发愤自学,中监生。
后因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于1874年携全家迁至乳山杜家岛棉花山为富户看庵。
宋煊文性情刚烈,主持正义。
1910年2月,宋煊文鼓动乡民十次联名上书,请求裁免浮捐,并亲至县衙为民请愿,被官府拘捕,激起民变。
6月6日,农民起义军破海阳县城,救出宋煊文,迫使官府接受了乡民要求,抗捐斗争获胜。
晚年的宋煊文思想激进,倡引新学新政。
兴办新学之初,不避社会舆论,欣然将子女送入新学就读。
1915年7月,宋煊文因腰患恶疾而卒。
杜家岛至今保存着宋煊文居住过的旧宅,已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曾去旧居现场实地走访。
一般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宋煊文旧居恰好相反,南依棉花山,向北面海。
旧居由南面5间正房、北面5间倒厅组成。
倒厅东端一间是过道,即进院的大门。
由大门进入,一面照壁上是后人所书“宋煊文故居”五个字。
【1958年•戊戌年】米山水库破土动工位于母猪河中上游的米山水库是威海市境内最大的水库,也是威海市境内最重要的淡水水源,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的最东端。
对威海人如此重要的米山水库于1958年10月25日动工,两年后的2月22日基本竣工。
【1970年•庚戌年】亚洲首个潮汐发电站在乳山开建1970年,亚洲首个潮汐发电站在乳山口开建。
史料记载,191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实验性小型潮汐电站后,各国都在探索这种清洁发电方式。
上世纪60年代,水电专家对我国沿海进行了考察,最终从398处候选地中选定位于乳山口东流区金港村附近海域,修建我国第一座、也是亚洲第一座潮汐发电站。
金港村村民、70岁的于乾坤说,金港海湾是乳山口海湾中的一个小海湾,具有很好的潮汐发电条件。
“当时,周围村子几乎每一位村民都参与了潮汐电站的建设。
”于乾坤说,金港潮汐电站1970年开始修建,工地上人来人往、一片繁忙,当年年底建成发电。
由于机组和传动部分设计不够合理,水下部件被海水腐蚀损坏,海生物附着物常使流道阻塞等原因,1973年,金港潮汐发电站停止运行。
当年11月,乳山白沙口潮汐发电站动工兴建,一度成为国内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1982年•壬戌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县级威海市21万余人根据市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威海中心城区人口为754332人。
1982年,当时的县级威海市进行了建国后第三次人口普查。
当时的县级威海市人口210415人。
桃威铁路。
【1994年•甲戌年】桃威铁路正式贯通如今,青荣城铁的通车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而在20多年前,桃威铁路给威海带来巨大改变。
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原有的交通设施远不能满足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决定自筹资金,修建一条沟通内地的经济通道——桃威铁路。
1989年6月1日,桃威铁路正式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于1990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
回忆起当时的建设场景,市铁路局许多老员工依然记忆犹新。
为了建好桃威铁路,高峰期日均上阵劳力达3万多人,成千上万的铁路建设者吃睡在工地。
从威海到桃村,138公里的战线上,人山人海,肩挑人抬小车推,全线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拖拉机、推土机川流不息,昼夜轰鸣。
1994年,桃威铁路全线铺轨结束,次年3月26日开通试运营。
数据显示,为建设桃威铁路,全线共动用土石方1450万立方米,建造各类桥涵548座(其中特大桥3座),房建总面积6万平方米。
【2006年•丙戌年】长会口大桥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对于威海交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年6月9日,长会口跨海大桥工程正式开工。
这座东起荣成市虎山镇岳家村北面的张家山,西至文登区泽库镇长会口村东山的跨海大桥,是威海最长的跨海大桥。
它的开建,让荣成与文登之间又多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威海新闻网 记者 沈道远)(图片均为资料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