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快充”、太空取电如何实现?来看这些脑洞大开的新科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92
核心提示: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在全球能源竞争中占据先机和主动的关键,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开新能源汽车、利用风能光能发电、利用地热能供暖等等,这些都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和探索。其实,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的步伐可以更快,脑洞可以更大。比如,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可以超快,我们还可以从海洋中获得电能,甚至可以向太空取电。怎么做到呢?今天的《科技推动力》,就带您认识这三种有关新能源探索的技术或方案。电动汽车液冷超级充电站亮相国道318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在全球能源竞争中占据先机和主动的关键,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开新能源汽车、利用风能光能发电、利用地热能供暖等等,这些都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和探索。
其实,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的步伐可以更快,脑洞可以更大。
比如,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可以超快,我们还可以从海洋中获得电能,甚至可以向太空取电。
怎么做到呢?今天的《科技推动力》,就带您认识这三种有关新能源探索的技术或方案。
电动汽车液冷超级充电站亮相国道318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与运营也在加速发展。
以四川省为例,截至2023年9月底,充电桩数量共计29.22万个,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国道沿线,基于国产技术的全液冷超级充电站也在建设中。
超级充电,是如何超级、怎样实现的?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实地了解。
探访“观海一号” 水中千里眼 海上不倒翁海洋占据着地球70%的面积,要想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就必须深入地认识海洋、探索海洋。
而海洋观测是认识、探索海洋的必要手段。
在广东珠海东澳岛附近海面上,有这样一个海上设备平台“观海一号”,它不仅具备空中、水面、水下立体观测海洋并且传输数据的能力,还可以利用无穷无尽的海水波浪给自己发电,从而保持长时间、不间断的海洋观测,就像是一个水中千里眼、海上不倒翁。
今天我们就跟记者一起去探访“观海一号”。
“观海一号”是如何利用海浪发电的?“观海一号”除了具有非常优秀的抗台风能力外,还具备持续发电的能力,像是一个漂浮在海上的小型发电站。
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利用海浪发电的?如果海上风平浪静的时候,又怎么保障自身电力能够持续稳定供应呢?一起去波浪能发电实验室了解一下。
打造空间太阳能电站 记者走进“逐日工程”利用源源不断的波浪能和太阳能互补发电,就可以保障“观海一号”拥有持续的电力,用来服务海洋观测和海洋经济。
利用太阳能发电大家都很熟悉了,但如果说把太阳能电站建到太空,给地球供电,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科幻呢?其实,我们国家的“逐日工程”就正在将这一听起来很科幻的场景一步一步向现实靠拢。
“逐日工程”项目从2018年开始启动,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院士团队领衔技术攻关,目的就是完整呈现空间太阳能电站在轨运行、工作的全过程。
目前,“逐日工程”的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地面验证系统已于去年通过验收。
这套系统就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让我们跟记者一起去看看,从太空取电,究竟如何能实现呢?如何从太空取电 研究人员来揭秘了解了从太空取电的过程和原理,接下来我们不禁要问,目前人类在地面已经有很多太阳能发电厂了,为什么还要去太空建设太阳能电站呢?在可预期的未来,它都有哪些应用场景?将来又真的能取代化石能源,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答案吗?让我们来听听“逐日工程”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们是怎么说的。
(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