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能 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97
核心提示:中国日报福州3月15日电(记者 胡美东) “核电具有清洁、低碳、稳定、高效和经济的特点,是我国电力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是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建议,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能,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张玉珍指出,核能多用途利用对服务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除发电外,核能在制氢、供热供汽、海水淡化、区域供能等宽领域、多维度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我国核电装机及发电量份额较低,拥有

   

中国日报福州3月15日电(记者 胡美东) “核电具有清洁、低碳、稳定、高效和经济的特点,是我国电力基荷电源的最佳选择,是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建议,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能,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张玉珍指出,核能多用途利用对服务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除发电外,核能在制氢、供热供汽、海水淡化、区域供能等宽领域、多维度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我国核电装机及发电量份额较低,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3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4646.95MWe(额定装机容量)。
年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81121.8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071.41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02%,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18%)和世界平均水平(10%)。
张玉珍表示,我国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当今国际公认的最高核安全标准。
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并网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后又一个拥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华龙一号”设计可以保证即使发生堆芯熔化等严重事故,也不会在核电站之外产生较大的放射性后果。
目前,“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均已顺利建成投产并保持安全运行;国内第二台“华龙一号”福清6号机组也已并网发电,具备批量化建设条件。
因此,她建议国家在进一步加强对核电安全监管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核电发展,并且同步推动核电监管水平的提升,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一是保持稳健的核电发展速度。
建议协调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推动核电厂址落实,推进自主三代核电等先进核电技术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内陆核电,确保2030年前平均每年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8台左右,保证稳定的年开工量。
力争到2035年,核电在运规模达到1.8亿千瓦左右,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0%,接近目前全球平均水平。
二是强化核电监管水平提升,确保安全标准持续改进。
核电在稳健发展增速基础上,应配套相当水平的安全监管政策及监管水平。
然而目前的监管水平还无法和核电发展水平相匹配。
尽管近些年国家和各级地方对核电厂监管增加投入,但增幅有限,仍然赶不上核电发展速度。
核电站的安全标准应是持续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总结核电厂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对核电厂安全标准的更新和新型核电技术的改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注重核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确保核电厂顺利退役核电确实在前期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但是核电的退役处置工作的艰巨、困难和后期的影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退役和拆除核设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在核电发展之初就要提上日程。
高校在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中要先行动起来,从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上为国家输送核电厂退役人才。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核电健康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核电建设领域恶性低价竞争,确保所有核电项目均享受与可再生能源同等的电量消纳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核电上网电价机制,适当控制核电列入保障性低价电量的比例,通过市场兑现核电清洁、稳定、高效所产生的附加价值;最大限度扩大核电电量消纳的区域范围等,以促进资源充分利用与核电健康发展。
五是加强全产业链体系能力建设。
加强铀资源保障供应,推动核燃料循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核电建造运营能力,夯实核电发展的工业基础和资源保障能力。
同时,推进核电产业向上游的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和下游的高端服务业延伸,链条化布局、集群化发展,推动形成具有低碳无碳能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构建产业新发展格局。
六是积极推进核能多用途利用。
推进核能在供热、供汽、制氢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加速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一步降低社会碳排放总量。
同时以核电为基荷,匹配风、光多种新能源,配套抽水蓄能、发电侧大型储能设施,建设新型清洁能源大基地,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构建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集群,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