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林伯强专栏丨为什么新能源可以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且经济韧性大、发展潜力大,被视为最佳投资目的地。当前中国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的基本盘没有变,但经济增长也面临一定挑战。以往重要的投资板块,尤其是房地产,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从21世纪开始,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表现相对低迷。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4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持续下降。房地产业投资收缩是经济下行压力的一部分原因,导

   

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且经济韧性大、发展潜力大,被视为最佳投资目的地。
当前中国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形势整体向好的基本盘没有变,但经济增长也面临一定挑战。
以往重要的投资板块,尤其是房地产,出现增长乏力的现象。
从21世纪开始,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表现相对低迷。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4月以来,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持续下降。
房地产业投资收缩是经济下行压力的一部分原因,导致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减弱。
可以预见,短期内房地产行业回暖也面临一定压力,较难再成为投资热点和增长点。
当前,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
除了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之外,如何打破僵局、扩大内需,并进一步为经济注入新动能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尽快培育、壮大新的投资增长点或是破局之法。
现阶段可以考虑将新能源作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原因如下:首先,现阶段投资新能源符合低碳发展的目标。
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
而新型能源系统是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能源系统可视为七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风电、光伏、储能、电动汽车、氢能、CCUS和智能电网。
以风电、光伏为首的新能源是建设新型能源系统、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现阶段鼓励对新能源的投资和布局符合低碳发展目标,有助于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和能源强国建设。
其次,投资新能源有望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蓬勃发展。
尤其在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之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巩固。
当前,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新能源装机规模位列全球第一,新能源产品制造能力持续提高,产品生产成本迅速下降。
在中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制造能力加持下,新能源产业链实力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新能源企业已经在全球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被视为出口“新三件”,拉动了外贸经济增长,扩大了中国的海外市场规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伏在新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转型、促进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成为全世界的共同任务。
这意味着全球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庞大,海外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阶段如果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将有助于巩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新赛道的已有优势,增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帮助新能源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为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出国门、扩大海外市场,以及争取更大的外贸增长点奠定基础。
第三,从投资的角度而言,现阶段投资新能源正逢其时。
一方面,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和近年来市场环境的变动,当前的投资机会较少。
未来新能源将是一个长期处于快速成长中的板块。
目前风电光伏在能源结构中比例为5%左右,碳中和要求2060年风电光伏占能源结构的65%以上,预期的市场规模巨大,长期无过剩之忧。
另一方面,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各行业产能快速扩张。
由强大的发展预期推动产能陆续投产,供给端的迅速扩张导致新能源行业进入节点性产能过剩,全产业链价格也出现大幅度下降。
以光伏产业为例,今年以来光伏行业的头部企业出现整体业绩下滑的情况,光伏组件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市场预期普遍较为悲观。
如果现阶段政府可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给予良好的政策支持和适当引导,将有助于激发新能源市场活力,充分发挥新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势,缩短阶段性产能过剩周期,推动市场更快实现新的供需平衡,有望实现新能源产业增长的新突破,助力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推动新能源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的重要性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讨论:第一,中国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对能源供应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新增电力需求的缺口很大程度上只能靠煤电来满足。
如果要顺利按期实现“双碳”目标,现阶段必须把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做大,2030年的碳达峰需要清洁能源增量超过能源需求增量。
清洁能源中,水电受到资源总量限制,核电则由于安全等问题难以大规模快速扩张,由此风电光伏是清洁能源中发展动态很强的能源品种。
现阶段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经济增长和低碳转型的“双赢”策略。
第二,应对气候的紧迫性日益增强。
全球正在以越来越不稳定的能源系统应对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低碳转型的成本正在大幅度增加。
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发展需要全球化资源配置和技术融合,才能实现低成本低碳转型,不应当用贸易手段阻碍新能源的全球化资源配置和技术融合。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挑战,需要一个有确定性的投资新增长点。
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全面节点性过剩,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时点,可以尽快消化新能源全产业链过剩,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同时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当然,更快的电力市场改革和碳交易市场建设可以提升新能源系统的竞争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发展,有益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拓宽全球市场。
第三,未来几年新能源投资具有确定性。
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会议(COP28)上,多个主要大国提出到2030年前使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升至3倍。
上一次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三倍花了12年时间(自2010至2022年),本次增至三倍的目标时限只剩八年,由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采取行动,通过贸易全球化消除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
根据相关估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未来8年中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增加一倍,从以往的年均5640亿美元,上升至每年11750亿美元。
此外,配套电网投资也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接近三倍,至2030年增加7770亿美元。
同时未来全球范围内还将部署电池720GW,达到去年底部署总量的16.1倍。
未来几年投资空间很大。
综上所述,投资新能源是全球性的大势所趋,基于上述原因和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建议将新能源作为现阶段新的投资增长点。
由于中国在新能源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优势,有机会通过新能源系统发展,站在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前沿,并拥有全球市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