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多项全球首创!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广州抵达阳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70
核心提示:8月13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历经两天多航程从广州南沙港抵达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明阳天成号”经拖航抵达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该设备将于年内在广东阳江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场进行固定安装,待海缆敷设完成后,将继续推进并网发电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明阳天成号”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创,将为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先行经验和重要示范。据悉,“明阳天成号”由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集团自主研制,两座塔筒呈“V”字形排列、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容量达到1

   

8月13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历经两天多航程从广州南沙港抵达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明阳天成号”经拖航抵达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
该设备将于年内在广东阳江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场进行固定安装,待海缆敷设完成后,将继续推进并网发电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明阳天成号”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创,将为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先行经验和重要示范。
据悉,“明阳天成号”由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集团自主研制,两座塔筒呈“V”字形排列、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容量达到16.6兆瓦,可应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广泛海域。
其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
整体拖航设计吃水5.5米,平台排水总量约1.2万吨,到达现场压载至作业工况下平台排水总量约1.5万吨。
运航过程广州南沙港—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8月11日,“明阳天成号”从广州南沙港池启航后,沿着广州港出海航道驶入珠江出海口,在与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会面”后驶出伶仃洋。
随后,继续向西前行,途经珠海、江门以及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最终抵达广东阳江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场。
运航过程中,由于从港池至珠江出海口沿途码头众多,航道狭窄且复杂,拖航难度巨大。
为避免风机叶片在出港时与靠泊船只或海工装备发生接触碰撞,“明阳天成号”在出港后将下端叶片与风机塔筒保持平行,尽可能缩减对航道空中宽度的占用,最终顺利抵达阳江。
据明阳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相比目前常规容量5.5兆瓦的“三峡引领号”、7.25兆瓦的“海油观澜号”,“明阳天成号”的单体容量有了更大的提升。
待正式投运后,平均每年可发电约5400万度,能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需求。
全球首创阳江海上风电发展技术支撑“明阳天成号”从基础、结构到设计等领域实现了多项全球首创。
其浮式基础为全球首次采用抗压能力达到115兆帕以上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这种混凝土材料强度达到普通混凝土的4倍左右。
浮筒采用的“玻璃纤维外壳+XPS芯材+防护涂层材料”方案亦为世界首创,突破了传统浮筒采用纯钢结构或钢混结构的限制。
此外,翼型双塔筒、双主机、双风轮的设计,以及拉索系统的应用均为全球首创。
“我们还在阳江建设了包括‘明渔一号’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等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践,为阳江乃至全国的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上述负责人介绍,明阳集团在海上风电领域拥有领先的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成功研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等,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为阳江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记者:丁治加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