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人物志③□记者 马彦铭 记者手头有几本关于植树造林的书,一本是1956年版的《造林》,另两本是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塞罕坝机械造林的技术要点与规程》和《塞罕坝人工造林的技术与规程》。
这些专业书有一个共同的作者:张启恩。
这些书也反映着张启恩的人生轨迹。
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之前,他在原林业部造林司工作。
来到塞罕坝后,他担任林场技术副场长,与林场技术人员一道,克服重重困难,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高寒坝上的育苗造林技术,填补了我国坝上高寒地区针叶树机械造林和全光育苗的空白。
张启恩性格坚韧,半生与拐杖轮椅为伴。
由于干工作“马力”十足,被林场人亲切地称为“特号锅炉”。
献了青春献子孙张启恩生于1920年,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原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
他的妻子张国秀在中国林科院植物遗传研究所工作,两人有3个孩子,在原林业部的家属院里有一个舒适的家。
张启恩是个才子,建国后原林业部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大地园林化》的解说词就出自他之手。
到塞罕坝工作时,家庭成分高的张启恩还不是党员,但他一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终于在17年后达成夙愿。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