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力是云南商人振兴实业丰碑,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00股一、商办耀龙电灯公司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水电企业,也是云南民族资本的第一个近代工业,它开启了云南的电力事业,是云南有电灯的起始。
中日甲午战争后,云南已被英法帝国主义劫夺为他们的势力范围。
云南人民深感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已迫在眉睫,在全国设厂自救,收回权利等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下,要求自办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收回矿权和路权的呼声响遍全省,掀起了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
云南水能资源丰富,引起了法国殖民者的注意,1908年前,法国在云南勘查资源中,发现滇池水流出口河流螳螂川上,有可以用作发电的水力资源,企图在此建设水电站,1908年,法国借口将来滇越铁路车站需要电灯,要求清云南省政府同意其在螳螂川建设电站。
清云南省政府慑于人民收回权利等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没有允许,就开始提议自办,并批由劝业道筹划办理。
劝业道刘芩舫先是提出官督商办,商界无人响应,继则提出官商合办,商界也不理睬。
劝业道不得已,才和云南商会总理王鸿图(王筱斋)进行多次磋商,决定改归商办,将公司名定为‘商办耀龙电灯公司’。
王鸿图后来说:“因有鉴于前清之季, 凡属实业带有官办性质者,每每难收效果,乃坚持商办宗旨与之力争, 非此商会不能接办。
争议多日,始定为官家只认维持保护之责,办事概归商家主持。
……其间争此‘商办’二字,煞费苦心,始能达到完全商办目的。
”电站确定商办以后,云南商务总会推举王鸿图为总董事。
在王鸿图主持下,与商会协理董润章、会董左日礼等人发起集股, 定为每股银币10元,预定招足2.5万股,共银币25万元,作为公司的总投资额。
1910年1月正式成立了商办云南耀龙电灯公司,与德西门子公司所属的礼和洋行签定合同,由该洋行承担供应机器设备以及勘测、设计、施工、安装一系列的设备和工程技术工作。
1910年7月,石龙坝发电厂的基建开工,1912年4月建成发电。
电厂安装德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发电机两部,装机容量共460千瓦,可安设16支光电灯2.6万余盏,共用款60余万元, 除实收股额不足外,尚负债40余万元。
1912年9月工程竣工开始发电,中国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建成,昆明市成为全国较早建有供电系统的城市。
1934年5月,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昆明市耀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938年6月1日,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开办的昆明电力厂合并更名为“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随后,改造老化线路,改革经营模式,增加发电设备,至1942年用电户数增加到8600多家,发电量达到1300万度,但仍不能满足抗战时期昆明城的用电需求,工厂虽不间断供电,但市民仅能在晚间用电。
1938年资源委员会在昆明市西郊马街子开始建设昆湖电厂,1940年开工建设杨林喷水洞火力发电厂。
1947年,此两厂和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一起并入云南人民企业公司。
民国成立后,为了满足昆明近代工业发展对电力的要求,于是利用建成的水电站,官商合办了电力公司。
同时,云南地方商人也集资陆续创办一些小型火力发电厂,发电供应当地工厂与家庭照明和少部分的工业用电。
二、除了昆明的云南耀龙电力公司外,云南各地还建设了以下电厂。
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50股1914,在蒙自县南门外,由商人集股,建设了蒙自大光电灯公司,蒸汽发电机,发电量为 88 千瓦。
1916年在开远东城外东寺,由商人集股商办开远通明电灯公司,蒸汽发电机,发电量为 20 千瓦,基本解决了开远的家庭照明。
1937年为解决云南矿业公司的用电,开工建设开远电厂,直到1943年夏,工程才竣工,1947年两个电厂都并入了云南人民企业公司。
1921年,建水商办了三益电灯公司,有蒸汽发电机1组。
1922年,河口商办河口汉光电灯公司,有蒸汽发电机1组。
1929年,勐海商办佛海启明电灯公司,从曼谷购回整套电力设备。
1931年昭通官商合办了昭通民众实业公司电力厂 ,有英制锅炉、立式双汽缸引擎、交流发电、美制平卧式活塞抽水机。
1934官商合办 昆明纺织动力厂,地址在昆明南玉皇阁,有发电机 1 座、蒸汽锅炉、自动加煤器 2 个。
1944年,下关地方士绅在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协助下,成立下关玉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官商合股形式,请西南联大工学院教授施嘉炀设计,1946年2 月18日正式发电。
1948年初,下关玉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被云南人民企业公司接管。
1946年,由尹辅成等大理士绅集资创办的大理喜洲水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发电,电厂利用万花溪水力发电, 供应喜洲地方碾米、灌溉、蓄水以及普通照明用电。
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00股和50股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00股和50股以下为耀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00股和50股背面三、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它拉开了中国人民利用水电资源的序幕,它经历了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它曾被日军4次轰炸。
如今,已经100多岁的它仍在发电。
中国水电建设从这里起步20世纪初,法国以滇越铁路通车需要用电为由,于1908年与清朝滇政府交涉,胁迫准其在滇池出口的螳螂川上游建水电站,此举激起云南各界爱国人士的反对,他们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倡议由云南省官商合办开发石龙坝水能资源,中国人自己建设电站。
1908年末,由昆明商人招募商股、集资筹建,1910年8月21日石龙坝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以及云南省内玉溪、昭通、昆明等地1000多名工匠纷纷涌到石龙坝,克服前所未有的艰难困苦,用坚强的脊梁托起了中国水电建设大锚。
购置的设备从德国海运至越南,经滇越铁路到昆明,300多人的运输队靠牛拉人推,7公里的路程运送了一个半月才到达荆棘丛生的厂区。
建设中,工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裸露岩石为建筑材料,牢固耐久;水渠、车间就地用石料加工成长条方石砌成。
经过100多年风雨剥蚀,这些石材如今依然坚固完好。
1912年4月12日,两台24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建成发电,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由此诞生。
电站建成初期定名为“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用22千伏输电线路向昆明市供电。
石龙坝水电站发出的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昆明市区。
电站运行仅三四个月,昆明市联入的电灯数量就达到了3000盏,被称为“自来月”的中国灯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
这个电站是中国最早进行全球招投标的股份制企业之一,是中国人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水能资源自主开发、管理和使用的成功范例,也是云南省的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
“石龙坝水电站的诞生,是爱国主义的结晶。
”石龙坝发电厂现任董事长、党总支书记杨雄伟说,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大地上建成的第一个水力发电站,开创了我国将清洁的水能变为电能的历史。
石龙坝水电站的建设实现了中国人将水能变为工业电能的梦想,成为中国近代水电事业的鼻祖。
中国水电建设从这里起步,一步步走向世界之巅。
三峡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如今,一座座巨型水电站成为全球之最。
1927年4月,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在石龙坝电厂建立了支部,党员全是工人,这是云南省最早建立的15个党支部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现代工业中最早建立的支部,在电力工人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933年,“商办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昆明市耀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938年3月,按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意图,耀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对公司进行改组。
同年,石龙坝发电厂成立了得到厂方认可的群众组织“员工消费合作社”。
抗战时期,昆明成为大后方,石龙坝水电站的作用更加重要。
电站工人以国家利益为重,为抗战胜利积极投入生产,加班加点,日夜奋战。
昆明海口第51兵工厂利用石龙坝电站电力共生产15000余挺机枪,修理各类火炮970余门、修理轻重机枪8000余挺、步枪22000余枝,并制造了难以计数的军工杂件,这些武器源源不断送往抗日前线。
“电站作用巨大,因此成为日军轰炸目标。
1940年开始,电站曾遭到日军飞机4次轰炸。
”石龙坝发电厂现任综合部副主任樊永生介绍,现在厂区的“飞来池”就是当年日军轰炸留下的弹坑,在日军狂轰滥炸的情况下,即使人员受伤车间受损,工人仍顶着敌机的投弹、扫射,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完成生产任务,电站仍然坚持发电,为支援前线、稳定后方做出积极努力,用实际行动支援抗战。
从电站建成到解放初期,该电站进行了6次扩建,发电机组均来自德国或瑞士。
1935年,为解决旱季水源不足问题,建设了中滩抽水站和蓄水拦河坝,这是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雏形。
1957年第7次扩建时,电站进行了彻底改造,安装了我国哈尔滨电机厂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批3000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6000千瓦。
原有7台小机组拆除,无偿赠给云南省楚雄、文山、通海、元江、沾益、富源等地装用,支援地方工农业生产。
“活着的水电博物馆”成打卡地在石龙坝水电站第一车间,百年前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240千瓦发电机依然正常运转,滇池水从十几米高的引水渠冲入发电机,发出轰隆隆的声响,老旧的发动机透着历史沧桑。
1988年,石龙坝水电站从通海县购回最初发电的240千瓦老机组1台,1989年在第一车间复装最初发电的德国生产发电机、奥地利生产的水轮机。
至此,全厂总装机容量达7040千瓦。
2021年,电站复建第二车间,安装了32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复建完成后总装机为7360千瓦,历经百年的石龙坝水电站,依然担当着提供清洁绿色能源的使命。
2006年,石龙坝水电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1月,这座百年电站又入选了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另外,该电站还获评为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石龙坝水电站隶属于中国华电集团。
悠久的四合院,斑驳的青石墙,陈旧的瓦片……这里不仅完整地保存了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还完整保存了建厂以来的各个发电车间、办公楼古建筑群、护厂炮楼,还有抗战时期日军轰炸电厂留下的弹坑遗址、石刻碑记等。
在石龙坝水电博物馆展厅,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实物,始终秉承着“爱国主义、实业报国、敢为人先、尊重科学、艰苦创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