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游园会#山西朔州应县佛宫寺内的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座木构楼阁塔式建筑,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
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位于县城城内西北。
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一零五六年),是应县老乡萧太后令人修建。
塔高六十七点三一米,底层直径三十点二七米,地基深八点四米 ,条石垒起来的高台达六点四米,红松塔身重二千六百多吨。
应县木塔为阁楼式建筑,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五层六檐,“明五暗四”。
各明层外柱均立在下层外柱的梁架上,并向塔心收进半柱径,使塔的外观轮廓构成一条优美的逐层收分的曲线。
整座塔巍巍耸立 ,颇为壮观。
塔内每层都有木质楼梯,沿楼梯逐级攀登,可到达楼顶。
二至四层每层都有东、西、南、北四门,设有木隔扇。
出门凭栏远眺,五岳恒山如屏画,桑干河水似锦带,塞外美景尽收眼底。
全塔无一颗铁钉,完全由五十四种斗拱铆榫咬合垒叠而成,塔身犬牙交错,浑然一体。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高达十米的金属塔刹。
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 叮咚作响, 十分悦耳。
塔内各层都放有佛像,有失传已久的契丹藏残卷,佛牙舍利等。
第一层是释迦摩牟尼像,高十一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
顶部有精美的藻井,塔内槽壁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分别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色泽鲜艳、栩栩如生。
应县木塔经历了风吹雨打,遭受了多次强地震、雷击等各种自然灾害及战火破坏,却依然矗立千年不倒。
在当地,老百姓有个神奇的传说。
建塔时,鲁班爷请来了避尘珠、避火珠、避雷珠,安放在塔里面。
塔外围有十二根柱子,每一根都在轮流休息着。
每到天气变暖,虫子繁殖的季节,大批的麻燕就会在木塔上面盘旋,吃掉虫子保护木塔。
一九三三年九月六号,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等踏上前往山西北部的旅程,乘骡车到应县。
他们仰望着这座高耸入云,雄浑古朴的木塔,一种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梁思成曾写道:“今天正式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势不可挡,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
”在应县木塔,我们看到明代诗人乔宇的一首诗《题应县木塔》:“矗矗栏杆面面迎,盘空万木费支撑;山川一览云中胜,烽火遥连塞上兵;岁纪辽金留往迹,郡经秦汉有威名;云梯踏遍穹窿顶,蜂蚁纷纷下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