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海上风电场完成吊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82
核心提示:中新网福州6月28日电 (记者 龙敏)28日14时30分,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8日14时30分,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 吕明 摄 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这次安装的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已投产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意义不仅体现在单机发电能力的提升,更是在前瞻布局、集

   

中新网福州6月28日电 (记者 龙敏)28日14时30分,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
这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8日14时30分,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
吕明 摄 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这次安装的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已投产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
“意义不仅体现在单机发电能力的提升,更是在前瞻布局、集智攻关中引领中国海上风电实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巨大跨越。
”三峡集团是国内最早进行海上风电开发的中央企业之一,其所属三峡能源已经并网运行的海上风电装机近500万千瓦,位居国内第一,大规模化开发为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等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此次吊装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是全球首台16兆瓦商业化示范应用机组,在风机主轴承、叶片和传动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具有国产化率高、数字化程度高的特点。
该机组将在商业运行过程中全面检验各项设计性能,为今后16兆瓦海上风电大机组规模化批量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图为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吕明 摄 “机组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从科技创新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路径,三峡集团已经并网运行的近5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的多年运行数据和积累的海上风电运行经验,为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提供了腾飞的翅膀。
”三峡集团福建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雷增卷说。
为了满足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示范应用对环境的特殊要求,三峡集团福建公司与项目设计团队三峡上海院等共同考察勘测了福建沿海所有的海上风电项目,在综合考虑点位风资源、地质条件和集电线路布置等多方面因素后,最终选择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P02点位。
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对施工船舶要求很高,项目施工方对国内所有海上施工船舶进行遴选,从广东沿海调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造的全球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
“本次吊装施工环境恶劣,常年风大浪高,工程海域海床表面淤泥类地层厚度大、承载力低,风机机组结构尺寸大、重量重,大型吊装次数达10次以上,适合本海域吊装这种大容量风机的安装船资源数量有限,‘白鹤滩’号是最适合的。
”三峡物资招标公司“白鹤滩”号技术负责人王怀刚说。
福建海事局海事执法人员现场保障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
福建海事局供图 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四桩导管架风机基础,轮毂中心高度152米,约相当于一座52层大楼的高度;机舱、发电机组合体重达385吨,相当于190台越野车的重量;叶片长123米,单只叶片重54吨,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
根据该海域的多年测风数据计算,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
完成吊装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将进入并网前紧张的调试及试验阶段,未来将把海风变成绿色电能,为福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不竭绿色动能,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完)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