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前的7年里,四川金顶一直行走在艰难的“保壳”路上。
其营业利润连续7年为负值,累计营业亏损高达8.9亿元。
依靠变卖资产、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收益,四川金顶维持着净利润“一年赚一年亏”的局面,从而避免了连续三年亏损被退市的命运。
直到2017年初,朴素资本接替海亮集团成为其实控人,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虽然新晋控股股东承诺了“12个月之内不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但循着四川金顶的系列公告信息线索及进一步的工商资料深入追溯与挖掘,可以发现,其曲线通过“旧业务下沉——新设子公司——参股产业基金”之方式,在原有的水泥石灰石主业之外,悄然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未来的资产重组进行着“潜行”式筹备。
作者:谭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