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侧的调峰(削峰填谷)是指通过调整电力供应来平衡电力系统中的峰值负荷和谷值负荷,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需求通常是波动的,白天用电量高峰(峰值负荷)和夜间用电量低谷(谷值负荷)之间的差异显著。
调峰的目标是减少这种差异,确保电力系统在不同时间段都能高效运行。
源网侧调峰的主要手段包括:发电侧调峰:灵活发电:利用可以快速调整输出的电源,如天然气发电机组、水电站等,在高峰时段增加发电量,在低谷时段减少发电量。
储能系统:在低谷时段储存电能,在高峰时段释放电能。
电化学储能系统(如电池储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工具。
电网侧调峰:需求侧响应:通过激励用户在低谷时段用电,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
方法包括价格信号(如峰谷电价)、直接负荷控制等。
电网优化调度:通过优化电网运行,合理安排输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降低高峰负荷对电网的压力。
用户侧调峰:用户储能系统:用户在低谷时段使用储能系统储存电能,在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电能,减少对电网的高峰负荷需求。
分布式能源系统:用户通过安装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减少在高峰时段对公共电网的依赖。
具体来说,电化学储能系统在源网侧调峰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快速响应:储能系统可以在毫秒级时间内响应负荷变化,迅速进行充放电操作,适应电力系统实时调节需求。
高效储能和放电:电化学储能系统在能量转换效率和放电深度上具有较高性能,能够有效利用电能。
灵活部署:储能系统可以部署在发电侧、变电站、用户侧等不同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
通过调峰,电力系统可以减少对备用发电能力的依赖,提高整体运行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同时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减少碳排放,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