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在汉旺 大国工匠筑东汽文/ 杨得富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主要在哈尔滨和上海。
党中央从三线建设战略上考虑,决定在中国的大西南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搞三线建设。
绵竹汉旺——这座龙门山中段群山环抱的弹丸之地,沱江上游绵远河的发源出山口,成为三线建设初期国家选点建设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东方汽轮机厂的重要基地。
▲由华西集团的大国工匠从三线建设始起在绵竹汉旺把东汽建成了一座绵延十里的大山坡花园式工厂。
哈气内迁大三线,选点绵竹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简称“东汽”或“401 厂”,三线建设时期保密需要对外通讯邮箱为德阳 401#信箱、改制后称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再由国资委改制重组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等)。
1964 年,党和国家策划三线建设重点工程往西南地区大山区转移,中央责成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这三大动力厂负责西南地区发电设备的三线建设筹备工作,也算哈气内迁大三线,要在四川三线地区再建设一个新的汽轮机厂。
1965 年 3 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派出工作组,到四川来选厂址。
当时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进洞”,所以来川后,工作组就在四川省机械厅和相关设计部门人员的陪同下,专门到山区去选厂址,工作组先看了在成都周围的山区,然后又到绵竹、旺苍等地去看厂址。
最后工作组商议后上报中央三线委员会,建议在汉旺建设新的汽轮机厂,得到了认可。
主厂区规划建在绵竹汉旺镇。
这里山清水秀,沱江上游绵远河出山口,蜀国仙山道往川西平原的门户。
厂区规划依山旁势,生产厂房全部建设在龙门山走向绵竹境内的余脉山脚下——德天铁路汉旺火车站以西的山坡斜长谷地,生活区则建筑在绵远河出山口的汉旺镇以东的河滩平谷地。
1965 年 5 月经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65)机密七字 931 号文批准正式建立东方汽轮机厂。
一机部又下文,让哈尔滨汽轮机厂组织 50 名职工负责新汽轮机厂的筹建工作。
1965 年 6 月初,以哈气组建的 8 人先期来到汉旺,成立了东汽建厂筹备组。
参与该厂设计的东北建筑设计院、哈尔滨设计院等,按照“三线”建设的规划,全力以赴投入设计。
建厂任务定一局,机施公司打先锋1966 年 3 月,经厂方会同国家建工部、四川省机械厅和省建委确定,东汽厂的基本建设任务落在完成二重、东电基建的建工部一局身上,6 月,一局机械化施工公司、六公司东汽筹建组先期进场,11 月,在汉旺镇正式动工建厂。
汉旺,这本是一个川西北盆地边缘的小镇,背靠大山,道往成都平原的门户,绵远河的出山口,是六十年代末国家三线建设,使这个弹丸之地的小镇顿时沸腾起来了。
东汽是我国自己研究、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国有企业,1966 年开始施工建造,经过 6-8 年的施工周期,形成了“大国工匠、建筑先锋、不怕困难、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建一局(华西集团)工匠精神,建成后的东汽已成为研制销售火电、核电、风电、燃气轮机、太阳能、海水淡化、军工等产品的现代化企业。
当年,我建工部一局机械化施工公司、土石方工程公司的建设者们率先进场打先锋,遵循中央三线建设“进山、隐蔽、打洞”的工作方针,在这里搭起帐篷、油毛毡工棚、艰苦创业、风餐露宿、开山凿石,拱土斩石、硬是把汉旺前山头刨平了几座,形成了工厂山地面积约 2000 亩的山坡平地,建造了从哈尔滨内迁的东方汽轮机厂,六建两个工程处,转战汉旺建东汽1966 年,一局六公司调迁第二工程处施工主力进山搞“三线建设” ,第二工程处连同处机关大部进驻汉旺东方汽轮机厂工程现场,第三工程处一个施工队的力量进驻汉旺下寺,共同承担东方汽轮机厂各分厂标段、工段的工程任务。
1966 年,建工部一局暨六公司在绵竹汉旺召开“三线”建设重点项目——东方汽轮机厂建厂战役动员大会,六公司二处、三处的工匠们,从成都聚集到这个荒凉的小山镇。
他们中有施工管理精英、有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凭着对党和国家三线建设的忠诚,凭着为祖国发电事业做贡献的热忱,来到山沟里,住破庙、饮沟水,靠麻绳、滚杠等简易的工具,迈上了艰辛的建造创业之路。
▲图 1:1966 年建工部一局暨六公司在汉旺工地现场召开“三线”建设重点项目东方汽轮机厂建厂战役动员大会▲图 2:由建工部一局暨六公司建成的东汽一分厂厂房建筑群体为了早日建好工厂,六建人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修建厂房、 安装设备中。
那些曾经在大都市成都工作的建筑技术工人纷纷拿起了锄头、铁锹,挖土方、 运沙石,打桩、砌墙……一栋栋的厂房,在六建人自己手中矗立起来。
建好的车间厂房分散在山坡上。
可汉旺复杂恶劣的地理环境,给东汽施工造成了多次自然灾害。
1971 年 7 月正赶上第一台 7.5 万千瓦汽轮机准备试车的关键时期,汉旺连降暴雨, 山体滑坡,奔涌而下的泥石流把穿过厂区的一条山沟全部填平,厂房进泥、进水,泥石流停息以后,六建人立即抢险,实行分段包干,用了一个星期才将厂房和山沟内的 6000 多立方米的泥砂清运完。
后来的施工中,六公司二处多次组织职工解决山地灾害隐患,在阴山沟上游筑了一道堤坝,还硬化了松动的山坡、参加厂方植树造林等等,硬是把东汽汉旺基地建成了一座绵延十里的山坡花园式工厂。
整个汉旺东汽厂区共有 60 万平方米,又称“十里”东汽厂区。
二期工程保竣工、三期工程再续建1970—1979 年,是这座国家“二五”期间规划的大型发电设备生产企业进入规模兴建的重要时期,由于她与东方电机厂、东方锅炉厂、东方绝缘材料厂等企业一起配套生产,构成了“三线”建设时期中国重工业系统发电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
这一时期施工单位有建工部一局六公司、第一建筑机械化施工公司、第一建筑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一机部机电安装公司等,主要负责山坡上工厂生产区工业厂房及其配套装置施工,生活福利区全部建筑,则由德阳、绵竹等县建筑公司、孝泉建筑社、绵竹城关建筑社、汉旺建筑社等单位配合分标段完成。
由六公司二处等承建的东方汽轮机厂设备制造主厂房车间工程 1973 年大部建成收尾竣工,1974年由国家组织正式验收并正式投产。
1970—1974年,东汽进入一期继续竣工收尾阶段。
1965 年进厂施工的重型装备车间、机加工车间、机电修理车间及辅助生活间、资料室、技术办公室、材料库、磨刀间等工程外,建一局(已改称国家建委一局),继续开工的工业厂房有:精密浇铸车间、冷作三金工车间、煤气站、电修车间、干煤棚、铜管仓库等工程,多数为 15、18、24 米跨预制钢筋混凝土屋架、框排架结构;民用工程也穿插有砖混结构的子弟学校教学楼、生活区宿舍等工程。
▲图 1:由华西集团六公司二处建造的东方汽轮机厂综合测试大楼在 5.12 特大地震中岿然不动,成“定海神针” ▲图 2:由华西集团六公司二处等建造的东方汽轮机厂轮机转子成品车间建筑安装工程1975-1979 年间,东方汽轮机厂进入第二期扩建时期,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一机部确定的多项投产项目之一。
国家计划投资 1,300 万元,其中:1978年由省建工局完成的建安工作量 61 万元,施工建筑面积 7455 平方米。
汉旺主厂施工面积 5700 平方米,建安工作量 40 万元。
1975-1978 年跨年生产厂房项目完成。
1980-1989 年间,东方汽轮机厂进入第三期扩建时期,由省建六公司二处施工的建筑子项有:电修车间、喷抛丸室、干煤棚、单身宿舍、综合测试大楼、焊接车间、重装车间、修理车间、冷作车间及铜管库、锅炉房、浴室等。
1988 年,省建四公司承建了焊接车间;省建机司承建了装配车间;省建一工业公司承建部分完成;重装车间、综合楼、修理车间、锅炉房、浴室等项目相继建成;1988年,累计完成施工面积 21,278 平方米,竣工面积 6,775 平方米,施工产值 371.5 万元。
东汽分厂建德阳,重装制造列百强1977 年 6 月东汽开始在德阳城西南老川陕公路(即大件路)西侧建分厂。
省建四公司施工队伍相继进场,当年德阳分厂施工面积 3755 平方米,建安工作量 161 万元,其工程子项有:重型装配和机加工车间为 36 米和 30 米双跨,长 156 米,屋架下弦高为+26 米、22.8 米,柱距 12 米,是以钢结构为主的厂房,有钢柱、钢屋架、钢托架、钢吊车梁、预应力大型屋面板,车间 7 米以上的外墙围护结构是 12 米长的预应力大型墙板。
厂房内有 4 个大型设备基础,其中 2 个为特大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
由省建四公司一处和水电安装处进入施工,1990-1994 年续建不断,共施工房屋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
其中高速动平衡实验室、综合楼、锅炉房、食堂等施工面积 6,566 平方米,施工产值 180 万元。
1979 年德阳分厂装配车间竣工拔点,▲由华西集团省建四公司建造的东汽德阳分厂(老川陕路即德阳至成都大件公路西侧)扩建的新厂区建筑安装工程该工程建成后,使东汽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最终成长壮大为201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 200 亿元,核心制造能力达 2,800 万千瓦的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业领军企业。
并以 PDM、CAPP、ERP 等系统集成制造和核心透平设备加工上的全面数控化,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最为先进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
拥有风机整机试验台、风电叶片静力试验台、转子高速动平衡试验台、多级透平试验台、轴承试验台、油系统试验台、蠕变持久试验机等一批行业领先的实验设备, 完成了核电焊接转子研制中心、重型燃气轮机转子研制中心的建设,具备了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
其产品种类涵盖火电、风电、核电、气电、工业机械、国防军工、太阳能、海水淡化、电站辅机及电站控制等多个领域,并相继在德阳、广州、峨眉、天津、通辽、酒泉、呼伦贝尔等地建立了产业发展基地,是我国从事电站动力设备和新能源领域开发与制造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和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和国资委改制重组为东方电气集团的龙头企业——全资子公司之一,名列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百强。
▲由华西集团省建六公司等建造的东方汽轮机厂绵竹汉旺老基地,左为主厂区,右为厂大门及综合技术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