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持续攀升,新能源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
大唐贵州新能源分公司敏锐洞察行业趋势,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在不断扩大装机规模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将新能源人才培养置于战略高度,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公司的人才培养工作已初显成效,为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人为本、以岗为基,按需培训。
随着装机规模增加,人才需求加大,几年来通过系统内调入,社会招聘,高校毕业生招聘,劳务外包等形式人员增加200多人。
人员结构相对复杂,个人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大部分是初次从事新能源发电有关专业。
为此公司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按照技能、技术、管理三类,按照生产、发展、管理三条线分别制定培训计划。
岗位技能培训、岗位业务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专项培训计划以岗位为基础分别制定;针对现场经验零起点的新员工,则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入职、转正、上岗、提岗,持证、技能评价、职称评审等从入职开始就做好规划,让所有人有目标,有方向,脚踏实地向上努力。
注重技能、结合专业,综合培养。
生产企业的培训重点在生产现场,新能源分公司高度重视生产一线员工培训工作,年初制定的技能岗位提升培训计划,采取集中理论授课,现场实操练兵,师带徒为主,自学为辅,外出培训为补的培训方式。
近两年,入职三年内的员工全部参加集团赤峰培训基地风电光伏运维集训和轮训,风电运维人均培训140学时,光伏运维70学时,有效提升了技能人员的理论和实操水平。
同时,公司为每位员工配备足够专业书籍,为员工自学提供必要条件。
公司实施技能人才全部持证上岗。
从特种作业、技能评价、职称评审及其他从业资格四个维度,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考评使用标准。
引导员工对标岗位标准,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同时,通过参加高低压电工、高处作业、电力试验、电力电缆等特种作业培训提升安全技能,通过技能评价培训、其他从业资格培训等提高岗位技能水平。
目前,公司各类从业资格持证500多人次,从业资格持证上岗率始终保持100%。
过程管控、提高质量,务求实效。
考试调考,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公司三级培训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职责,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责任到人,逐级监督,认真完成培训计划。
班组、部门根据所学,确定所考,组织月度考试;公司组织生产一线员工专业调考,运规检规考试,实现风电光伏运维人员全覆盖。
以全员岗位练兵为目的,同时衔接外部竞赛,每年开展区域间风电光伏理论、实操,手写两票和背画系统图等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
今年,在集团组织的调考和竞赛,公司财务专业2人进入集团前百名;首届光伏技能竞赛2人获得“优秀技能选手”称号,5人参赛团体获得集团团体二等奖,多人在风电光伏运维轮训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健全机制、配套措施,双向共赢。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企业的帮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双向共赢的保证,为此,公司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措施,《教育培训管理实施细则》《员工职业发展多通道管理办法》《员工岗位培训管理办法》《师带徒管理办法》《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办法(试行)》《员工岗位管理办法》《岗位任职基本标准》等为培训效果显著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畅通岗位晋升的通道,提升个人学习动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更高的价值。
近两年,公司为多名在考试,竞赛中获得集团公司、贵州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的各类“优秀学员”“优秀技能选手”等优秀员工畅通了职业晋升通道,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双向共赢。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企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公司打破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隐形门”,让每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都有机会有舞台,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讯员 姚宏华编辑 贾鹏 二审 姚东三审 王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