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哲学思想的两个观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3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50
核心提示:哲学思想的两个观点——漫谈顺乎自然和物极必反宋凤洲2017.7.19星期三文化人都爱读书学习,口才不错的还爱交流和讨论。河北省城有位叫燕照人的先生,我俩很熟悉,前些年还常见面。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学问,有思想,有卓见。有一次和他聊起了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他说有三大基本支柱,即:儒学,道教和佛家思想。而这些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是道家的哲学,最主要的又体现在“顺乎自然”和“物极必反”这两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上。我还没有弄懂中国博大文化中各家学术流派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其关系。还不能够说清楚谁是核心,所以只有避开不谈

   

哲学思想的两个观点——漫谈顺乎自然和物极必反宋凤洲2017.7.19星期三文化人都爱读书学习,口才不错的还爱交流和讨论。
河北省城有位叫燕照人的先生,我俩很熟悉,前些年还常见面。
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学问,有思想,有卓见。
有一次和他聊起了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他说有三大基本支柱,即:儒学,道教和佛家思想。
而这些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是道家的哲学,最主要的又体现在“顺乎自然”和“物极必反”这两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上。
我还没有弄懂中国博大文化中各家学术流派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其关系。
还不能够说清楚谁是核心,所以只有避开不谈它们之间的关系与主次。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广大公民用五官所了解的的历史有限,能看到最多的是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礼仪方面的身影。
其次是多种佛教现象,还有老子、庄子的道家踪影。
然而,中国的文化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与人们生存较紧密的思想和学问在流传。
单从文化人熟知的诸子百家看,还有兵家,法家,名墨两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医家,农家等。
至于他们思想和理论有哪些有多少,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但我赞成“顺乎自然”和“物极必反”这两条道家的经典认识和重要自然规律,他与所有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谁违背自然,谁无视度量,其最终结果都要走向反面,步入失败厄运。
顺乎自然①自然,就是先天既有的客观存在,包括了天地日月星晨及万物。
它们都有各自不同于其他的质量、形态和属性,又都有各自运行、发展和存亡的规律。
人也不例外。
大自然的运动是永恒的。
远的大的不说,就以生存在地球上的万物而言,生生息息,周而复始,不见止境。
早晨,太阳东升,晚上日下夕阳。
春夏秋冬,寒暑交替。
日晒雨湿,风云常顾。
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都是自然形成,不以人的意志。
相反,我们人类只能不断发现和认识大自然的这些奥妙与奇特,只能不断了解和择选大自然的这些力量与吉益。
这才是人类的智慧。
顺乎自然,就是顺应自然,以自然规律为准则进行生存和生活。
也就是吃、穿、住、行、作息劳作寻找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科学地躲避灾害和合理地改造不利因素,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把握尺度,不可盲动。
顺乎自然决不是对自然的听之任之。
比如,大风大雨是大自然的客观现象和力量,人类对其也要设法躲避或通过合理改造环境,减少其危害。
植树造林是减弱风速减少风沙的有效措施,树风轮杆发电是减风速用风力的好办法,修水库蓄水和发电也是很好的管控自然的合理改造。
而都江堰工程之类的疏导开浚,重要意义在于减少雨水灾害,分布分散雨水的利用,也是很好的顺从和管控自然。
能够例举的方面实在是太多太多,至此从简。
物极必反②天体是无边无际的天空,而各星体都是圆形的,地球的运动是滚动的。
所以,我们发现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都是周而复始,不断回归的。
然而,周而复始或往而回归,其运动是弧线的。
或由生到死,或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既是渐进的,又是强与弱、盛与衰互相转化的,其发展变化是既有量又有质的转变。
相对于地球自转来说,我们从直径上看过去,它的转动不仅有了相对的方向,也有了相对的起点和终点。
问题的关键是,地球的自转是有轴心(圆心)的,其表面的某一点延既定的方向总会转到直径的最远点(极),然后向反方向回归。
这就是相对论,也就是物极必反。
我们所住的地球,沿着轴心自西向东自转。
相对于我们不动,太阳就由东而西转过来,这是白天。
到夜间太阳就从我们地球的背面,相对于我们的西面向东面运转(即反方向),第二天早上又回到我们的东方,开始第二天再由东向西的转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正是我们所体验到客观实在。
又由于地球不仅自转,还要以太阳为轴心公转,并还因为地球公转时,其自转轴心点与公转黄道的平面夹角保存着66度,所以形成太阳正对地球的直线的不是固定的,而是有范围的变动的。
这对于地球的赤道而言,就分出了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
正是这一太阳射向地球的角度的不同和相对距离远近的小变化,使地球表面温度也有了时间上的差异。
这就又形成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不同。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是自然的客观的,无法改变的。
努力遵循和把握既然物极必反是大自然的一条定律,我们又无法改变,那就只有顺应它。
所以顺乎自然也就成了应该遵循的定律了。
实际上人们正是这样做的,比如顺应四时耕种收藏,顺应四时吃穿和作息,等等。
这些已经被人类所把握,已无需赘言。
可人们追求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求越来越加码,有些方面已经逼近极限或超越极限。
这就势必要走向反面,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看到城市高楼越来越多越密,这本身就不利于空气的流通和雾霾的消散。
而且各家又都向大自然释放炊燃气和空调气,加上交通拥挤,车辆尾气,城市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热温越来越高。
如果防火与泄洪措施不给力,城市的火灾水灾隐患,其存在就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看到饭店餐饮越来越多,排场浪费和剩饭糟蹋逐年升级。
餐饮垃圾越来越多,小巷墙角堆积如山、臭气熏天。
下水道满街放臭,雨水倒灌时,溢上条条马路,更是扑鼻恶臭。
很多人甚至还要二次吃这些剩菜剩饭而腐烂的加工地沟油。
至于过多的拆迁制造的建筑垃圾,过剩车辆的存占道位,已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生活的不便。
楼市的超建,土地的转制和浪费,都在破坏自然,给人类生存增加着各式各样的不利隐患,……我们所看到的医疗,不顺应人身自然,小病大治,简单的病复杂治。
不仅是浪费,重要的是过重破坏人体自身免疫力,让人更不健康。
……以上举例,不是就事论事。
是借以说明我们的举动和作为,应该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应当适可而止或留有余地。
对大自然的开发过分过量,就会引出不良的后果,我们都要觉醒。
看似是一个问题,也会链及多个方面。
家里房产太多了,日后可能殃及家人争斗;存钱太多了可能过早地毁掉自己和后辈。
这难道不是在实践和例证物极必反的定律吗?① 、顺乎自然,词汇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