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周末继续引发关注。
周五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将在上海超级工厂内国产第三款车型,价格或控制在16万左右。
特斯拉周五晚在美股也是大涨超7%,总市值突破8000亿美元,马斯克的个人净资产也飙升至2100亿美元。
周六,特斯拉中国否认推16万元新车。
随后,又有国外媒体报道,关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一份环评文件暗示,特斯拉可能计划最早2022年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一款更便宜的新车型,这款车型的价格将在16万至20万元(约合2.5万至3万美元)之间。
总的看,16万这个事,应当不是空穴来风。
特斯拉股价继续大涨,会继续刺激特斯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
为了反击特斯拉的降价,蔚来汽车周六晚正式发布150度固态电池包,新款轿车ET7搭载后续航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
1000公里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但市场讨论更多的还是固态电池的话题。
蔚来汽车的这个固态电池,也不是真正的固态,而是半固态半液态。
固态电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量密度更高,同样体积的电池,车能跑得更远,所以才会有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时间,但一旦落地,对锂电池产业链,必然会形成一轮洗牌,特别是中游的企业。
电解液和隔膜,固态电池就不需要了,是直接的利空;正极、负极材料,则相对中性;在当前,主要还是看上游的锂、钴、镍等。
不管电池技术怎么折腾,上游的锂、钴、镍等,总是少不了,而且是有高增长的预期。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涨价此起彼伏,资金也喜欢炒涨价概念。
所以周一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还是看上游的锂、钴、镍等企业。
相关概念股: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钴: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洛阳钼业;镍:格林美、盛屯矿业;固态电池:国轩高科、杉杉股份、鹏辉能源、当升科技等。
另据中国台湾地区媒体报道,苹果近期向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组件厂提出备货要求;预计2021年9月推出Apple Car,比原先规划提早至少两年,相关台厂因为提前备货,订单饱满;此外,苹果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并探索在美国建立工厂的可能性。
Apple Car一旦推出,将极大的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关注苹果的相关供应商:蓝思科技、安洁科技、水晶光电等。
2、美国国务卿蓬佩奥9日在推特上发文,宣称美方将停止美国官方在与台湾接触上的限制。
还有10来天,特朗普就要正式下台了。
当地时间1月8日晚,美国社交网站推特发布声明,称将永久停用美国总统特朗普个人账号。
蓬佩奥此举被解读为“最后的疯狂”!但美国人这么折腾,会直接刺激军工股。
另外,中国空军的一段新的、制作精巧的招飞视频在其末尾,渲染了传闻已久的轰-20隐形轰炸机。
军工领域,最近也是各种消息不断。
周五大幅调整的军工股,周一有望迎来反弹!最强的还是军机产业链,关注相关龙头股: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航西飞、光启技术等。
3、一位接近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2021年全国两会后全面推行注册制或可期。
全面注册制,肯定是要在2021年落地的,这是第一次有媒体报道出具体的时间。
从逻辑上讲,会刺激券商股。
但最近券商股的走势,确实是烂泥扶不上墙,所以不必抱太高的期望目前券商中,只有东方财富一只走出了强势的趋势,属于被抱团的对象;其它都没有抱团的迹象。
4、《证券时报》周六一篇题为《资本市场没有永动机》的文章引发热议。
这个周末,抱团行情会不会终结的问题,引发热议。
多空的观点都有。
中信证券说抱团瓦解,已经好几周了,估计看到一线龙头跌不动,所以改口了下,说二三线品种投机性抱团瓦解。
但以白酒为例,周五一线跌幅不小,反而二三线还在涨,并没有那么绝对!周末观点很有意思,虽然中信证券提示抱团风险,但国泰君安力挺,说抱团难瓦解,年底前风格难切换,你相信谁呢?目前拿高位票四种人:一种警觉但没动作,一种信了逐步减仓,一种掩耳不听不听,最后一种骂骂咧咧说想骗我筹码的,他们是茅台的股东。
行情能不能继续下去,主要是看资金。
目前,A股的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公募和外资。
公募方面,1月初已经有8支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合计规模812亿。
截至目前公布的数据,未来一个月已经排期等待发行的基金还有47支左右,其中有26支公布了发行上限,平均上限76亿,如果按照这一上限乐观假设,那么47支基金,对应最大发行规模可以超过3500亿。
至于外资,周五206亿抄底,已经表明了态度。
公募和外资持续流入,会持续的强化龙头行情的市场风格。
但是,龙头股也会有轮动的过程,不是鸡犬升天。
目前的主流,还是新能源汽车、军工、光伏,科技也有资金在流入……关于后市,目前A股的主流还是龙头行情。
周五龙头回调、小票反弹的走势,只是昙花一现,主角还会是龙头股!结合周末的消息来看,新能源汽车和军工产业链,周一有望带头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