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全钢柔塔为王!高塔运行业绩8台占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4   来源:风电头条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2290
核心提示:全钢柔塔为王!高塔运行业绩8台占7!

 编辑丨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市场自2016年首台120米全钢柔性高塔率先投运以来,目前市场上在运120-140米高度高塔筒风机已经超过6000台,并网容量超15GW。



其中全钢柔塔5380台约占87%、钢混塔筒860台约占13%,即钢柔和钢混比例为7:1。混塔仅在120米高度有部分业绩。到140米高度,柔塔混塔比例已成98:2


以上数据是市场选择 全钢柔塔不仅占据了大部分高塔市场,更代表着未来技术进步的趋势。



近两年来,中东南部平原地区通过塔筒增高,提高风能利用率。但高塔筒风机并非单纯塔筒增高那么简单,而是对风机核心控制和系统技术能力的考验,高塔安全可靠运行需要依赖众多核心技术 转子不平衡补偿控制、主动阻尼注入算法、动态快速穿越共振区算法和扰流条、叶片气动加阻、阻尼器、振动监测等软硬件技术协同,实现安全高效运行。


全钢柔塔因其高经济性、成熟完善的供应链、制造安装周期短、维护便利等优势被应用在绝大多数项目,赢得市场的认可。


数据统计分析还显示,相比混塔,全钢柔塔是风机整机企业技术领先的试金石,顶部企业技术优势凸显。


120米高度塔筒并网台数超1500台,国内某顶部直驱品牌与某顶部双馈品牌运行业绩都超过了600台,海装、中车等企业也有批量应用。


125-130米高度塔筒风机累计并网1200多台,仍是某顶部双馈品牌与某顶部直驱品牌最多。


140米高度并网超3400台,某顶部双馈品牌遥遥领先。



某设计院相关人士表示 “能做混塔的企业未必能做全钢柔塔,但能做柔塔的企业,必然能做混塔。某顶部直驱品牌目前走柔性钢塔和混塔两种技术路线,某顶部双馈品牌是柔塔技术路线的坚定践行者,但也表示不排斥混塔。”


据了解,为解决全钢柔性高塔升高到160米以上的技术挑战,前述两家顶部企业,正在推出分片式全钢柔塔解决方案,相比标准钢管塔,分片式全钢柔塔解决方案通过分片解决底部塔筒大直径的运输限制,从而支撑更高的轮毂高度。


继承了全钢柔塔的成熟控制技术和完整产业链,160米以上分片式全钢柔塔技术路线或将继续引领。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短期来看,风电行业的整机厂家技术竞争力或很难从产品的差异化体现,但是全钢高塔技术倒是一个风电企业技术实力的试金石。

  • 千亿级“风储”项目加速落地!这10个省出台“新能源+储能”政策,你要看!
  • 田庆军 碳中和需要“腾网换电”“腾笼换鸟”
  • 大风轮吊装真有安全黑洞?专家提醒 160米以上直径风轮必须单叶片吊装!
  • 这是一个2017年单叶片吊装视频!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