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补滑坡、地方财政收紧及局部产能过剩,垃圾发电行业迎来发展“拐点”,企业该如何突围?文/周红丽 孙露作者供职于天津国资研究院2012年国家发改委颁发《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这一里程碑政策文件的出台从国家层面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至此,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步入十年黄金高速发展期,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12年84.83%上升至2022年99.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从2012年44.6万吨/日上升至2022年110.94万吨/日,其中焚烧处理能力占比从2013年30.1%上升至2022年72.5%,垃圾焚烧成为最主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伴随国补政策调整滑坡、地方财政持续收紧、新增项目日趋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迎来发展“拐点”,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产能过剩、欠费欠款、入炉垃圾不足、投运项目“吃不饱”等诸多问题,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如何突出重围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行业发展新趋势行业建设高峰已过,步入低速增长期。
根据住建部数据,2022年我国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达到2.44亿吨、0.67亿吨。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80.47万吨/日,县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9.48万吨/日,焚烧处理率分别为79.8%、55.2%。
2022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
当前,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满足我国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需求,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根据北极星固废网数据,2022年、2023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新中标产能规模分别为3.98万吨/日、3.35万吨/日,自2020年以来,垃圾焚烧发电新中标产能逐年减少。
2014-2021年,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新增投产产能保持增长,其中2021年达到15.17万吨/日,2022年出现明显下降,降至8.51万吨/日,随着新增中标项目的减少,预计2023年之后新增投产产能持续减少,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逐渐从增量市场发展转向存量市场竞争,步入低速增长期。
市场进入深度整合期,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市场整体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根据各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6月,光大环境在手产能超15万吨/日,位居行业第一,在手产能超5万吨/日的有三峰环境、粤丰环保、节能环境,分别为5.96万吨/日、5.45万吨/日、5.09万吨/日。
垃圾焚烧发电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权模式,具有运营期长、区域垄断的特点,进入壁垒较高。
未来随着国家补贴逐渐退坡、环保监管日益趋严,部分小型企业或主动退出或被动淘汰,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投资并购整合项目资源,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以日本为例,市场进入成熟期后,垃圾焚烧厂数量从最高峰的6000多座减少为1000多座,其中三菱重工、日立造船、田熊株式会社、川崎重工等企业占有绝对份额;而在美国市场,仅卡万塔一家就占据了将近70%的份额,处于寡头垄断地位。
区域发展不均衡,增量空间来自中西部以及县域。
垃圾焚烧发电区域发展不均衡,近年来东部沿海省份垃圾焚烧项目集中落地,产能接近饱和,未来产业主攻方向为基础薄弱的中西部地区。
《2022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显示:天津、江西、海南、浙江、河北、河南、福建、江苏、四川、山东、云南、安徽、湖北、广东、山西、宁夏、贵州、重庆、广西、上海、甘肃和辽宁22个省(区、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超过60%;黑龙江、湖南、吉林、北京、陕西、新疆和内蒙古7个省(区、市)在40%—60%之间;西藏、青海2个省(区)和新疆兵团不足40%。
此外,目前大中城市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随着《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战场向县级地区转移。
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大陆地区共开标35个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含EPC、新签约),数据明显高于2021年同期和2022年同期。
其中,服务于县级市的项目有21个,占总数的60%,且普遍以500吨/日的小型项目为主。
提质降本增效,不断提升运营能力是关键。
“产能过剩”“国补退坡”等多重因素倒逼企业加快精细化管理转型,通过提质、降本、增效,不断提升项目运营能力是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实现内生增长、保持盈利的核心要素。
例如,龙头企业光大环境持续优化运营管理体系,整体运营成本持续下降,运营服务收益比重持续提升,2023年建造服务收益同比下降42%,运营服务收益同比增长2%,占总收益比重达到76%。
浙能锦江环境致力于WTE(垃圾焚烧发电)设施的设计、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通过绿色技术提升WTE设施的运营能力并拓展上下游业务,提高集团运营的可持续性。
2023财年WTE业务收入占比91%,毛利增幅2.8%。
WTE业务毛利占比在集团业务占比由2018财年53%稳步提升至2023财年的92%水平,WTE业务比重持续增加,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上升1.7%,公司盈利质量持续改善。
企业如何突围?一是以增强运营能力为核心,不断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营效益。
重视对现有存量项目潜力的挖掘,积极通过拓展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