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柴枫桔从劣V类水到Ⅲ类水,重庆市梁平区龙溪河流域,离不开重庆河长制的推行。
据了解,龙溪河发源于重庆市梁平区明达镇龙马村,在梁平区境内干流长70.1公里,流域面积801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24.3%),覆盖梁平区内15个乡镇(街道),经济总量占全区2/3以上。
曾是农业大县的重庆市梁平区,当地农业、工业污染严重,加之生活污水治理不足、部分河段自净能力较差,2016年,龙溪河全河段全年水质均值仅为Ⅳ类,部分河段为劣V类。
全域治水·湿地润城 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以来,重庆市梁平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区委、区政府多方发力、合力治水,倾力打造河湖美景,龙溪河梁平出境断面水质由劣V类逐步改善并稳定保持为Ⅲ类,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绿色生态产业蓬勃兴起,“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景逐步呈现。
实行双总河长制 “关键少数+最大多数”,织密责任网,把河管起来为解决龙溪河流域突出问题,描绘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画卷,重庆梁平区实行双总河长制,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设置三级河长260名。
联合公安部门设立河库警长,招募选拔569名“青年志愿河长”,联合团区委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行动。
二是建立健全“河小青”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机制,定期开展河岸垃圾清理、河长制小讲堂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聘请护河员,定期清理河面漂浮物和河岸垃圾,消除河道“脏、乱、差”现象。
重庆梁平区巧用“五步工作法”,巡查、研究、交办跟踪、问责,压实各级河长工作责任。
首先,区级河长在各级河长系统排查的基础上,采用明察暗访、现场办公等方式强化巡河查河;人大政协围绕龙溪河污染治理开展重点审议和视察协商。
定期召开总河长会议研判龙溪河管护和水污染防治重难点问题,找准问题症结,精准指导推进问题整改。
龙溪河(梁平云龙段七里滩电站)整治前后对比为区级河长设置“河长秘书”——区级河长牵头单位,由水利、环境、农业等行业部门担任,统筹推进区级河长交办事项。
各责任单位每周上报问题整治进展情况,区河长办强化问题“一盯一”跟踪督查,督促责任单位限时整改销号。
此外,还要不定期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建立黄、红“两色卡”督办制度,对整改滞后、推进不力的单位实施通报、约谈,严肃问责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实行“三排、清四乱”+六大综合整治工程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中的“水”,坚持水岸共治,重庆梁平区通过“三排”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第1号总河长令,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221个,整改完成194个。
持续开展河库“清四乱”专项行动,出动执法巡查人员4229人次,执法巡查车968台次,执法巡查舰艇939台次,排查整改17起“四乱”问题。
以龙溪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为指导,按照“河畅、水清、坡绿、岸美”总目标,细化水环境综合施治任务,实施六大综合治理工程。
龙溪河(梁平段)河畔三清村蔬菜基地一是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100%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通过国家级验收,建成投运日处理设计能力5.03万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站)25座、污水管网221公里,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率90%以上、乡镇85%以上。
二是垃圾收运处理工程。
建成投运垃圾填埋场1座、片区垃圾中转站4座,场镇及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三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
建成投运日处理能力1.5万吨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31公里,集中散乱工业企业100余家进入工业园区,实现园区废水集中治理达标排放。
四是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全面提升河道生态修复功能,整治河道37公里,新建堤防71公里,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5平方公里。
五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强化畜禽废弃物综合治理。
2019年,梁平区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六是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
加快推进中央支持的2020-2021年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治水+营境+景观”模式,打造滨水生态景观带,建设宜居水环境。
梁平区委书记、区总河长在龙溪河荫平段现场办公落实“刚性约束+转型发展”,筑实生态链,促岸美起来水清了,如何让岸美起来?首先是严守水资源管理红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严格水功能区管理监督,完成全区206个入河排污口普查,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对于河道岸线则利用蓝线,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明确河道岸线开发利用控制条件和保护措施。
探索河道水域占用等效补偿制度,因经济社会项目建设确需占用水域的,落实等效补偿措施。
其次是推动转型发展,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2017年以来,梁平区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关停邵新煤化机焦车间,关闭退出小型造纸企业11家、乡镇煤矿14家、非煤矿山24家、烧结砖厂16家,流域内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面退出。
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严控流域畜禽养殖总量,投入2600万元,关闭搬迁禁养区和其他污染较重、无法治理的畜禽养殖场326家。
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梁平区一直进行“加减法”的尝试。
在开展河流管理保护的同时抓好景观建设,着力在河流重要节点打造靓丽风景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增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优质生态环境产品、大众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三届长江三峡(梁平)晒秋节。
梁平矿产资源丰厚,长年开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区委区政府关停41座矿井,清退10余个工业项目,并复绿林地10万亩重点打造明月山脉川渝毗邻地区最大的民宿群—百里竹海民宿群,囊括明月山·明月汇、寿海竹楼等20多个景点,2020年“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49.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859.1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龙溪河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幸福河。
此外,梁平、垫江与四川的达川、大竹、开江、邻水等川渝六区县围绕明月山的优质自然生态与旅游资源,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推出14条精品线路。
在2020年的区县“双晒会”上,梁平区围绕“龙溪河流域经济示范带”精心策划项目,新增储备申报中央投资项目254个,总投资301亿元,居全市第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