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西部的省市,今天我们想回顾它们现代工业的基础,都绕不开“三线建设”,尤其是被选中为三线建设中心的四川(当时含重庆)。
有数据显示,从1966年到1980年,四川建成投产基本建设的大中型项目就有213个,是三线地区省份中最多的那一个。
对工业史较熟悉的朋友都很清楚三线建设的情况。
当年兴盛一时三线企业改制、消失的有,往期的内容中,我们曾讲过很多这种例子。
但从时代洪流中冲出来的更有,这其中就包括四川如今唯一一家总部央企。
“东方家族”的老兄弟们1958年,中央决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
经过项目选点,一个大型水力电力装备制造厂——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在德阳破土动工。
它是构建东方电气“骨架”的首家企业,算是家族的“长子”。
东方电机厂(资料图片)它1961年缓建,1964年纳入三线建设续建。
“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
当年,从哈尔滨电机厂内迁了不少职工。
1965年它更名东方电机厂,1966年基本建成投产。
也是1966年,东方锅炉厂在自贡开工建设。
先后从哈尔滨锅炉厂、上海锅炉汽轮机研究所、上海四方锅炉厂、上海新建机器厂4个单位内迁不少职工和设备。
它在1971年建成投产。
东方汽轮机厂(资料图片)又是1966年,东方汽轮机厂在绵竹汉旺镇开工建设。
由哈尔滨汽轮机厂和上海汽轮机研究所内迁包建。
1974年竣工投产。
东风电机厂当年的工地(资料图片)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东风电机厂。
它虽然没挂“东方”两个字,却也是后来“东方家族”雏形的重要一员。
它是1965年在乐山建设的三线绝密级军工企业,代号308,通讯地址是响当当的“乐山一号信箱”。
当年,大连汽轮机厂、上海先锋电机厂、南京微分电机厂、山东博山电机厂等8个工厂陆续内迁人员、设备参与建设。
前三个号称“东方三大动力厂”,都是一机部在四川兴建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三线厂多少带着保密的性质。
东风电机厂因涉及核工业属绝密军工。
但无一例外,它们都诞生于一个火热年代,起步于一个特殊政策,是典型的三线企业。
老大总是被寄予厚望1984年,经机械工业部批准,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和东风电机厂组建了“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
东方电机厂上市(资料图片)1992年,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1994,核心成员东方电机上市。
时隔两年之后,东方锅炉厂上市。
它们曾经生产过什么?1981年,东方电机厂自主研制的2台17万千瓦水电机组,在有万里长江第一坝之称的葛洲坝水电站投运。
水电机组制造是它的“看家本领”之一。
东方电机厂生产的水电机组有着巨大转轮(网络图片)东方锅炉厂除了生产电站锅炉、化工炼油设备、工业锅炉等以外,它也有军工产品。
1970年末,它自主设计制造完成首台配50兆瓦机组220吨/时高压锅炉。
锅炉后来安装在攀枝花代号为503的新庄电厂里。
它还曾为“051”型导弹驱逐舰生产过舰用动力锅炉。
电站锅炉(资料图片)东方汽轮机厂曾为四川开创了制造电站汽轮机的历史。
1983年,它自主研制的首台30万千瓦汽轮机,被誉为“东方”第一代“争气机”。
它还曾为“051”型导弹驱逐舰生产过配套动力主机。
天使牌电扇、洗衣机东风电机厂的军工产品主要是生产核燃料的专用设备,曾“确保了我国氢弹、原子弹上天……”(来自《四川乐山名企业》)。
80年代后期,军工正式断线,转而生产民品,比如:天使牌电扇、洗衣机等。
时至今日,一些老乐山人家里仍能发现它们的身影,质量可见一斑。
(它们的成就很难一两句话说的清,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让大家有个概念,不要太较真哦)“关键产业备份”这个词要划重点由只能制造中小型水火电发展成为全球唯一拥有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六电并举”研制能力的世界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东方电气集团这样的成就在三线企业中绝对算得上是个中翘楚。
关注时政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关注到最近最未雨绸缪的一句话——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关键产业备份”在任何时代它都是需要的,永不过时。
曾有人指出第三波“产业备份”潮可能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