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唯一总部央企,不愧是当年东方”企业家族的个中翘楚挺拔屹立的"东方家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一家名为"东方家族"的工业企业集团应运而生,它既见证了中国工业建设的艰难历程,也成为三线建设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
1958年,中央决定启动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大型水力电力装备制造厂——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在德阳破土动工,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方家族"的缩影。
这座工厂日后成长为东方电气集团的"长子",奠定了这个家族的根基。
五年之后的1963年,这座工厂完成了扩建,更名为东方电机厂。
接下来,东方汽轮机厂和东方锅炉厂相继在绵竹和自贡落地,它们分别依托哈尔滨和上海的骨干企业而建。
这些工厂无一例外,都是兵工部门"三线"战略的一部分,也为后来的"东方家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眷恋三线的"东方家族"对于"东方家族"来说,三线建设注定与它们的发展密不可分。
1965年,东风电机厂作为三线绝密级军工企业在乐山建成投产,它可谓是这个家族的又一重要成员。
虽然它没有直接挂上"东方"两个字,但它的性质和命运与东方系的企业是一脉相承的。
三线建设为"东方家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工厂不仅承担着国防建设的重任,同时也成为中国电力设备制造的大本营。
1984年,经机械工业部批准,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东方锅炉厂和东风电机厂正式组建了"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
这个集团公司后来经过一系列改制,于1992年更名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方家族"的总部。
从水电到火电再到核电,"东方家族"无疑成长为了一家集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于一体的世界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
这些突破性的成就在三线建设中出身的企业中当属翘楚。
不忘初心,续写新篇步入21世纪,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调整,对"关键产业备份"的需求也前所未有。
三线建设期间诞生的"东方家族",如今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当初,它们之所以能矗立于时代洪流之中,靠的正是那个特殊年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
如今,它们正在以同样的担当,为国家的"关键产业备份"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的号召,对于这个由三线建设孕育而生的"东方家族"而言,绝非一句空话,而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根本宗旨。
白手起家的"东方家族",在特殊年代孕育而生,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如今挺拔屹立,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顶梁柱。
他们不忘当年的初心,正在为国家关键产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续写着新的传奇。
滚滚长江水,静静浸润着东方家族的根基当年在三线建设中崛起的"东方家族"如今早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顶梁柱。
从制造水电、火电设备起步,如今已经拥有了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全套发电装备的研制能力,这个由三线孕育而生的家族,正以其不断壮大的实力,为新时代的"关键产业备份"贡献独特力量。
1981年,出自东方电机厂之手的两台17万千瓦水电机组,在有"万里长江第一坝"之称的葛洲坝水电站投运,开创了这家企业水电机组制造的辉煌。
此后,东方锅炉厂更是自主设计制造出220吨/时的高压锅炉,为"051"型导弹驱逐舰提供了关键动力。
东方汽轮机厂也在1983年自主研制成功30万千瓦汽轮机,让四川电力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线建设的洪流中孕育而生的"东方家族",如今正乘势而上,开启了新的征程。
这个拥有"六电并举"研制能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商,正以其过硬的实力,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贡献独特价值。
就像滚滚长江水一般,东方家族深厚的历史底蕴,正静静浸润着这个企业集团的无限未来。
当前,国家正加快推进"关键产业备份"建设,这对于"东方家族"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作为曾经三线建设中的佼佼者,东方电气集团如今必将在这场新的战略格局中再次崭露头角,续写新的传奇。
不负当年革命先烈的殷切期望,也不负新时代人民的美好向往,这家企业正踌躇满志,昂首阔步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