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5月10日
国内动态
1、扬子江船业投资33亿进军风电和LNG产业等清洁能源装备!
5月8日上午,江阴-靖江工业园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园区管委会大楼举行,总投资33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落户园区。该项目由扬子江船业集团投资,实施后可新增外资8000万美元,投产后可形成开票销售50亿元、税金3亿元。产业园将主要从事大型LNG液罐、不锈钢液货系统、风电等清洁能源装备的生产和销售。
2、福建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项目一期首套塔筒顺利发货
5月8日凌晨,由福清公司承制的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项目一期首套塔筒顺利发货。长乐外海C区项目位于福建福州长乐区东部海域,项目规划面积为58.6平方千米,总装机容量498兆瓦。福清公司承接第一批次10套上海电气8兆瓦机型风机塔筒的制作任务,该机型塔筒共分为4段,总重约532吨,总高度为89.66米,单段最大重量约183吨,筒体最大板厚73毫米。
3、三峡能源与北京院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风光蓄一体化”项目
5月7日上午,三峡能源党委书记王武斌与来访的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郝荣国一行在京举行座谈。双方就推进“风光蓄一体化”项目、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构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达成一致意见。期间,三峡能源与北京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抽水蓄能、新能源业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动相关项目前期工作,共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4、中船七〇四所5600t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交付!
近日,中国船舶七〇四所顺利交付为烟台打捞局“德建”轮的5600t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据悉,“德建”轮长132.1米,型宽41.3米,型深9米,可变载荷5000吨,最大吊重1200t,具备自升自航能力。七〇四所为其配置的升降系统,拥有4条90米长圆柱型桩腿及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单桩最大举开能力达5600吨,可在近海海域实现自升降。主要用于海上风电安装和快速应急打捞等作业。
5、象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进入大吨位单桩基础的施工阶段
5月8日,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施工海域一根最大直径8.2米,桩长88米,重量达1350吨的海上风电单根基础桩,经过796次锤击后成功扎根东海海底。这是浙江省本土企业制造的最重、直径最大的海上风电单桩。由此,象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正式进入大吨位单桩基础的施工阶段。
6、湘电风能正式更名为哈电风能 法人更换为哈电集团高志军
5月6日,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更名为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企业法人由原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谭文理变更为哈电集团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高志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由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兴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各持股50%。
7、东方电气打造东北最大陆上风电制造基地!
5月8日,东方电气(通榆)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风电产业园奠基开工。通榆县位于大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气流通道上,是东北地区最优质、全省储量最丰富的内陆风场,年均风速在6-7米/秒之间,也是我国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场之一,为大功率、长叶片、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东方电气将以通榆县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为载体,依托60余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发展经验,建设年产能2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智造”基地,实现风电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我国东北最大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海外风声
1、维斯塔斯获得25MW陆上风机订单
维斯塔斯宣布获得来自托尔斯港项目的25兆瓦陆上风机订单。该项目位于法罗群岛。维斯塔斯6台V117-4.2 MW风机将为托尔斯港项目提供用能,使法罗群岛的风力发电量增加一倍以上。鉴于风场每秒超过9米的平均风速,风机的轮毂高度将升至91.5米,并采用高风速运行模式。该订单预计于2021年底之前交付并投入运行。
2、英国 2029年商业化浮式风电项目中标电价将实现“平价”
根据英国海上可再生能源孵化中心(ORE Catapult)最新研究,预计到2029年,英国商业化浮式风电项目在差价合约中的中标电价将会低于目前的电力市场批发价,也就意味着届时浮式风电不再需要政府补贴就能在和其它发电种类的价格比拼中存活下来,实现真正的“平价”。根据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2020年12月9日发布的《第六次碳预算报告》,要想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到2050年实现1亿千瓦的海上风电装机目标,而其中浮式海上风电在其中将扮演关键角色。
今日微语
来源 风电之家/
风电每日报,3分钟·纵览风电事!(5月8日)
风电每日报,3分钟·纵览风电事!(5月7日)
风电每日报,3分钟·纵览风电事!(5月6日) 风电每日报,3分钟·纵览风电事!(4月30日) 风电每日报,3分钟·纵览风电事!(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