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白求恩带来的X光机是这样开动起来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77
核心提示:白求恩大夫为支援中国抗战,带来了一架非常珍贵的美国产30毫安的手提式X光机。大家知道X光机在日寇严密封锁的根据地是急需的医疗器械,它可以大大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的准确性。虽有了X光机,但根据地没有供给X光机的电源,使这台机器一直闲置未用,大家只能望机兴叹。白求恩同志逝世后,柯棣华大夫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他想把这架X光机用起来,于是他与傅莱大夫带着这架机器来到军工部四连,因为军工部四连有一台从冀中带来的发电机,想利用这台发电机试验一下这架X光机是否还能用。军工部四连听说柯棣华院长亲自试验X光机非常欢

   

白求恩大夫为支援中国抗战,带来了一架非常珍贵的美国产30毫安的手提式X光机。
大家知道X光机在日寇严密封锁的根据地是急需的医疗器械,它可以大大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的准确性。
虽有了X光机,但根据地没有供给X光机的电源,使这台机器一直闲置未用,大家只能望机兴叹。
白求恩同志逝世后,柯棣华大夫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他想把这架X光机用起来,于是他与傅莱大夫带着这架机器来到军工部四连,因为军工部四连有一台从冀中带来的发电机,想利用这台发电机试验一下这架X光机是否还能用。
军工部四连听说柯棣华院长亲自试验X光机非常欢迎,立即派人将发电机电源接入X光机。
刚要启动发电,恰巧被晋察冀军工部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张方同志(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看到,他马上制止,因他看到这台X光机用英文标注接入电源为交流电,而军工部四连发电机发的是直流电,如果交、直流混接,很有可能将X光机烧毁。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唐县葛公村)当时柯棣华院长对此很不理解,但当他听到解释后非常感激,并请张方同志帮忙为这台X光机解决供电问题,张方同志欣然答应了。
于是,张方找来电工专业毕业的任一宇、季刚两名技师商议,打算制造一个“直流”变“交流”的“变流器”,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后再供给X光机使用。
做“变流器”比较简单,在圆的木滚子上镶上两块互不接触的弧形铜板,分别与直流发电机的两极相接,木滚子外面固定一个架子,将两个电刷固定在架子上,然后电刷与木滚子上的弧形铜板相接触,两个电刷的外出线即为直流变交流后的输出线。
通电后用皮带带动木滚子旋转,就成了“变流器”。
白求恩在前线抢救伤员一切准备妥当后,柯棣华大夫打开了X光机,只见他一会儿左看看,右看看,一会儿上看看,下看看,非常熟练地操作着这台机器,爱不释手,脸上露出了异样的笑容,他终于说出了“verygood!”柯棣华在前线抢救伤员我们成功了!是啊!这台放了3年多的机器终于开动起来了,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诊断出许多疑难杂症,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为广大军民诊断疾病,消除痛苦,挽救生命。
这台X光机的开动,表明晋察冀根据地唯一的一台高端医疗器械启用了,大家都非常欢欣鼓舞。
柯棣华曾经在唐县葛公村住过的房子X光机开动一段时间后,另一个问题又随即而来。
白求恩卫生学校和国际和平医院驻在唐县的葛公村,而X光机和电源却装在完县(今顺平)张家庄的军工部四连,两地之间要走一天路程,这对急危伤员来说做不到早诊断,早治疗,挽救生命,对其他伤员也很不方便。
如果把发电机拉到葛公村,也必须把柴油机带出去,这对军工生产影响很大。
能否在葛公村附近搞个小水利发电呢?从该村所处唐河岸边的位置来看,是可以的。
于是,技术研究室就派技师张奎元到葛公村附近进行实地勘察,发现葛公村东北,唐河有一转弯,那有一座土山,如果在土山下打个山洞,开渠引水,利用落差带动水车,再带动发电机发电是否可行呢?经论证是可行的,所选位置也比较理想,方案定下来后,就开始了施工。
当时唐河水很大,但所凿山洞因工程量较大容量较小,水量小,冲力不够,于是他们又改装了水车设计,以提高水车效率。
在水渠的上面建了一间房子,将X光机放在里面,房子很小,只能容纳两个人,一名为受检查人员,一名为医生。
操作这台X光机的有两名医生,一是柯棣华大夫,一是傅莱大夫。
土建工程完工后,即刻把军工部四连那台发电机安装好,用水车带动,又安装上“变流器”。
通水后果然发出了电,还好,发电机发电功率还能满足X光机所需,但“变流器”上电刷与木滚子之间的火花太大,可能是两者接触不良造成的。
于是,军工技师们采取了将“变流器”泡入油中的办法。
后来他们干脆从发电机内直接引出交流电,使发电机不经转换直接供给X光机交流电而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柯棣华在1941年新年联欢会上(唐县葛公村)X光机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断率,及早发现了许多疾病隐患,并给予了积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原中央党校老干部、八路军女战士洛林同志就是被这台X光机及早地发现了患有肺结核病后,由傅莱大夫采取了人工气胸的治疗方法,挽救了她的生命。
洛林同志在《我与国际友人傅莱结深情》(见《纵横》杂志2004年03期,中国文史出版社)回忆了自己患病后经这台X光机确诊和被治愈的详细描述。
原河北大学副校长贾泉河同志,当年是唐县民主政府文救会干部,因高烧、咳嗽、吐痰等症状,卧病不起,怀疑患肺结核,这种疾病当时被定为不治之症,精神压力很大,大家知道肺结核在当时没有特效药,等于被判死缓。
柯棣华大夫就是用这台X光机对他进行了透视检查,排除了肺结核的怀疑,使贾泉河同志轻松地又返回到工作岗位。
可见这台医疗设备在当时发挥的作用有多么的强大。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