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高分经验第二期】备考国网需要多久?​84分学长超详细备考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点击上方关注绝不会错过一条电气考研就业信息!随着23国网一批的考试结束,电气哥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喜讯,也邀请他们写下来自己的备考经验和考试心得,整理成为“国网备考经验专栏”。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最真实的备考经历帮助广大电气学子上岸国网,学别人之长处,补己之短处,希望大家顺利圆梦!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国家电网提前批的门槛越来越高,不仅学历要过关,国奖、学生工作、论文专利等也是核心竞争力。提前批往往通过面试表现就决定你的offer,随机性太大。因此建议对自己学历、经历信心不足的同学尽早开始准备一批考试,校招开

   

点击上方关注绝不会错过一条电气考研就业信息!随着23国网一批的考试结束,电气哥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喜讯,也邀请他们写下来自己的备考经验和考试心得,整理成为“国网备考经验专栏”。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最真实的备考经历帮助广大电气学子上岸国网,学别人之长处,补己之短处,希望大家顺利圆梦!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国家电网提前批的门槛越来越高,不仅学历要过关,国奖、学生工作、论文专利等也是核心竞争力。
提前批往往通过面试表现就决定你的offer,随机性太大。
因此建议对自己学历、经历信心不足的同学尽早开始准备一批考试,校招开始时能拿到满意的offer就签,拿不到满意的offer继续准备一批考试。
如果等校招失利后再开始准备一批考试,时间上比较紧张。
许多同学和我一样,着手复习电网考试时,心里有许多问号,需要报班吗?线上还是线下?电网考试难度如何?复习应该怎么规划?今天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顺利上岸!以下是我的复习资料和复习规划,供准备国网一批考试的同学参考!1. 备考资料(1)机构资料视频课、讲义、题库、上分宝典、冲刺模拟卷。
(2)教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方万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张保会):高电压技术(赵智大);发电厂电气部分(苗世洪);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王锡凡);电网络理论(吴宁)。
图1 所用教材参考2. 复习总纲科目复习顺序:电分→继保→高压→发电厂→现代电分→电网络。
我是从七月初开始复习,历时约六个月,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基础,历时约两个月,通过基础课视频和讲义过一遍知识点,理清考试范围,在这一阶段,听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对讲义上的知识点一定要理解,打下坚实基础;第二阶段是强化阶段,历时约三个月,基础打好之后,我们对于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考试科目多,知识点琐碎,很容易遗忘,这个时候可以自己看讲义,再配合书本把知识点过一遍,过完一科讲义后就做一科题目,及时查漏补缺;最后一个阶段是冲刺阶段,历时约一个月,有了前面的铺垫之后,大部分知识点已经理解到位了,最后一个月只需要背上分宝典、企业文化和时政,刷一些模拟题,把没见过的知识点总结记录一下,就可以考试啦。
3. 复习历程(1)机构选择开始复习时,考虑到电网考试难度低但是范围广,自己按照书本复习的话内容太多,学习压力太大,并且抓不住考试重点,效率太低,做的无用功太多,白白浪费时间。
而报班的话有专业的老师指导,重点掌握高频考点,减轻压力,事半功倍。
目前,辅导班有两种类型:线上班和线下班。
线下班的话氛围更好,小伙伴之间互相交流更加方便,有问题可以及时消化,而且有老师督促监督,对于自制力不好的同学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缺点在于线下上课较为麻烦,且许多同学往往没有时间在校外上课、住宿,收费也相比线上班更高。
线上班是通过教学视频录像来进行学习,相比线下班对自制力的要求更高,需要自己督促自己来保证学习进度,但是好处是时间灵活,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并且视频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
(2)基础阶段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知识掌握的越好,对你后期的复习越有帮助,电网考试大部分题目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点,基础题上少丢分才有机会冲击高分。
在基础阶段,我用到的资料是某机构的讲义、基础课视频、基础习题册,主要任务就是跟着视频学习讲义上的知识点。
这个过程要注意一点:讲义受限于篇幅,通常大部分知识点是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并不会有具体的推导过程,但是有些推导或者思路视频课会讲,因此一定要好好听课,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此外,尽量跟上老师的思路,明白他是怎么来的(比如接地系统和不接地系统的零序电压电流相位关系、树支电压和连支电流为什么是独立完备等等),知识点一旦理解了就好记忆了,如果你不理解只是硬背结论的话,很容易记混而且时间长了也会遗忘,而你如果明白了他是怎么来的,印象就会更深刻,真记不清了还可以自己推导。
视频课的好处就是不好理解的地方可以倒回去多看几遍,如果实在有地方不理解,还可以找老师答疑,及时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不能心急,电网考试的科目虽然大部分小伙伴都学过,但是时间一长其中的有些科目都忘得差不多了。
以我自己为例,我当时复习高电压时,完全不记得我学过这门课,里面的许多东西我都不能理解(如不同条件下的击穿电压规律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坚持按照上面的方法学习,最终克服了困难,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为我后期的复习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小伙伴们,基础阶段看似不起眼,实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于可以决定你最终的高度,这个过程可能煎熬,但是一定要坚持,不能打折扣!(3)强化阶段基础阶段复习结束之后,意味着我们已经学习了电网考试的大部分知识点,对于电网考试的范围、难易程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电网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考的非常宽泛,我们基础阶段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回顾,对知识点的理解就很可能模糊甚至遗忘。
所以,到了强化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温习学习过的知识点,并把有联系的知识点串起来,加深理解。
在强化阶段,我用到的资料是某机构讲义、强化习题册以及各科教材。
首先自己过一遍讲义,对讲义上的知识点进行温习。
因为基础阶段我们已经系统学习了一遍,对于大部分的知识点我们已经理解记忆了,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快速过一遍,加深印象即可。
与此同时,有小部分比较难或者比较零碎的知识点(例如极化程度、介质损耗正切和温度、频率的关系等),我们看讲义时仍然比较吃力,即使看笔记也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重温那部分的基础课视频,配合书本,理解记忆。
这种知识点是我们掌握不牢的,一定要引起重视,我的方法是把他记录下来,最终整理出一个知识点总结,经常回顾加深印象。
复习完一科后,我个人认为可以做一个思维导图,这样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做思维导图可以加深对知识点印象,把握这一科的脉络,体会出所学科目的逻辑,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帮助你对所学科目有更深的理解;再者,做出的思维导图通常是一门科目的凝练,后期复习时看导图就可以检验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熟练程度,非常方便!配合书本过完讲义并做了思维导图后,这时候就可以做强化习题来检验一下复习成果了。
对于习题册中的错题,要分析错误原因,是纯记忆性的知识点没有记住,还是说对知识点理解有误。
可以将错题整理下来,并且根据这些错题进一步完善复习,把易错或者是易忘的知识点记到上面所说的知识点总结中。
图3 知识点整理图4 历史错题整理经过这些步骤后,我们已经掌握了绝大部分考试内容了,后面只需要定期回顾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和思维导图,对大部分小伙伴已经完全够用了。
对于想要冲击高分的小伙伴,在所有科目讲义过完、强化习题册做完之后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快速过一遍书本,补充讲义之外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4)冲刺阶段经过了几个月的艰苦复习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记忆企业文化(直接背就行,考试是原题)和时政(主要靠自己积累),同时保证学习过的知识点没有遗忘,并且进一步通过模拟卷查漏补缺。
在冲刺阶段,我用到的资料是某机构上分宝典以及冲刺模拟卷。
上分宝典是知识点的总结,和我们自己总结的知识点互相补充,成为我们最后复习的关键资料。
模拟卷和电网考试题的题型、数量完全一致,分数分布和试题风格也非常接近,我们通过做模拟卷可以进一步查漏补缺,检查自己记忆不牢的知识点,以及补充一些纯记忆性的知识点。
图5 通过模拟卷查漏补缺补充知识点这一阶段几乎就是一直循环“过企业文化→过上分宝典和知识点总结→做模拟卷”这个过程,到考试前一个星期突击一下时政,因为时政范围太广,涉及政治时事、节日纪念日、会议论坛等,内容太多不好准备,因此把相对重要的事记一下就行了,例如二十大、航天等,如果出的偏大家都不会,不用担心拉分。
图6 时政整理前面两个阶段基本已经决定了你的分数范围,最后稳住心态、保持手感,带着必胜的信心去考试,小伙伴们一定会有好结果!图7 冲刺模拟卷成绩4. 写在最后所有的教材、讲义、课程都是辅助材料,最终决定我们能不能考上的是我们对待考试的态度。
备战考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全情投入并付出不懈努力的事情,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会被许许多多的事情所影响,中间可能会迷茫,可能会煎熬,更有可能想要放弃。
我曾感受过拒绝家乡电网的不舍,没有保底工作的害怕,家长催促就业的压力,但是我始终坚信,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如果最后失败我也不会后悔!小伙伴们,备考不易,请你一定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遇到困难尽量咬牙坚持下去,想想未来美好的生活!只要坚持到考试那天,你就已经战胜许多考生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与其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不如沉下心来认真做足准备,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日后我会继续给小伙伴们分享电网考试科目的学习思路,帮助小伙伴们更高效的备考。
同时,小伙伴们如果有备考、复习相关的问题,欢迎留言~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