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说 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是构建产业链的主体力量。
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产业发展“领头羊”,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补链、强链、固链,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切实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前段时间,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同志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国家电网、国家电投、中国移动、中国中车与各类所有制企业互利合作,共同探索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实践案例。
小新聚焦这4个案例为您带来系列报道,此为第一篇《这朵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如何承载无限“风光”?》。
这朵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如何承载无限“风光”?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碳效果逐步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面临资源环境、系统消纳、补贴运维等难点痛点,亟需互联互通的新能源业务管理和服务平台,连接新能源产业链所有相关方。
国家电网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趋势,主导建设新型能源数字基础设施新能源云平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生态圈的业务深度融合,聚集全数据要素,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和“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的开放服务体系,为促进新能源发展、推动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国网新能源云平台01 提供“云”服务 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 新能源云平台于2018年6月启动系统设计,2019年5月在宁夏开展试点建设,2020年6月在27家省级电力公司全面部署应用,2021年4月20日新能源云正式发布上线。
新能源云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各种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等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平台。
新能源云的“云”端服务,可以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力、协同发展。
目前,新能源云接入新能源场站超530万座、装机8.6亿千瓦,服务各类企业1.6万余家。
平台汇聚风能太阳能、生态红线、地形地貌、土地性质等资源数据,辅助开展新能源发电出力预测和风光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为规划编制和建站选址提供参考;平台提供新能源发展与消纳、场站运行出力等信息资讯,在服务社会大众、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等方面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通过新能源云平台对清洁能源消纳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在新能源云平台上,建站并网、消纳分析、补贴申报等全流程服务一目了然,广大电源客户通过新能源云外网PC或手机APP即可办理接网业务,还可在线实时查询项目接网业务流程和办理进度,实现业务网上办、进度线上查。
平台功能不断创新,客户范围逐步扩大,业务办理也更加公平、公开、公正。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深化应用新能源云,全力服务甘肃“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并网,大幅缩减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业务办理时长;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应用新能源云跟踪重要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进度,有序推进并网申请、合同签订以及并网验收各环节工作,为新能源发电项目规划、建设、并网等提供全流程线上服务。
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通过新能源云平台对清洁能源消纳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此外,新能源云还可以滚动计算分区域、分省份新能源消纳能力,预测年度及中长期的新能源发电量、利用率、新增消纳空间等指标,引导新能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布局,促进新能源发电量和利用率齐升。
2023年4月,国网华北分部组织开展了京津唐电网“十四五”“十五五”新能源消纳分析集中工作,基于新能源云平台科学搭建与实际运行情况更加吻合的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型,开展了2025年、2030年京津唐电网新能源消纳利用率测算,支撑提出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的综合措施。
02 打造“云”生态 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云涵盖风光资源、开发规划、电站建设、接入并网、补贴结算等新能源产业全寿命周期环节和上下游全链条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新能源行业涉及规划、建设、并网、运行、交易、补贴、结算等多个环节,其中补贴环节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意义重大。
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云累计对外公布44批补贴项目共计超4.5万个、装机超2.1亿千瓦。
这些新能源企业经新能源云补贴申请及确权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格的同时,还可以结合地方相关政策申请绿色贷款,扩充运转资金。
据了解,除了补贴申报业务流程外,新能源云还提供相关辅助服务,如汇聚风光储氢新能源全产业链图谱、产业集群分布及产能分析,支撑新能源产业链规划布局;新能源发输用储全过程数据信息,包括新能源发展与消纳、保障性收购、场站发电出力、政策技术等,为各级能源主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及资讯服务;还有电价百科归集各省各区域燃煤基准电价、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信息对外展示,方便发电企业用户查看历年上网电价与补贴信息。
国家电网思极先锋(智慧双碳)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应用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开展数据分析 此外,新能源云在推动分布式光伏配网承载力计算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以来,河南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一直保持全国第一位,2023年进一步跨越至“月增百万千瓦”新常态。
在装机规模快速增加的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关企业和用户不了解电力供需形势。
2023年10月26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依托新能源云开发建设的河南省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计算结果以乡镇为单位呈现红色、黄色、绿色区域,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接入、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为社会各类公众选取分布式光伏接入区域提供参考。
新能源云河南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与可开放容量发布平台 据了解,平台计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