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话题,主要是最近有人提议重启桃花江核电项目建设,大伙一致反对,主要是担心不安全。
安全只讲逻辑,最好是么得感情,所以大伙说啥都可以理解。
小伙伴们的评论风格是这样的。
“可以大力发展风电、水电。
核电万一泄漏,危险太大”““内陆核电,风险极高,冷却水有那么多?怎么排”,“内陆建设核电还是应该慎重,德国全国停止核电”。
因为长沙用电占大头,所以有小伙伴就说“湖南缺电手推长沙,既然这么安全,何必舍近求远,直接建在长沙郊区最好,直接供电不用长距离传输了”。
甚至还有小伙伴选址都选好了,“为啥不建在韶山路和八一路交界的空地上”,这个选址比较有个性,大伙可以查下地图。
毕竟涉及到生命安全问题,所以大伙难免有情绪,甚至很激动,都可以理解。
我对核电也很疑惑,查了一堆论文和研报,写成此篇与大家分享。
2020年,湖南发电总装机容量约5000万千瓦,发电1570亿度(千瓦时)。
其中,风电和光伏装机1060千瓦,发电168亿度,占比全省发电量首次突破10%。
火电还是重头戏,占比约57%,水电占比约33%。
2020年,湖南省用电量约2000亿度,缺口360亿度。
但湖南电力潜能基本到头了,我给大伙简单梳理一下。
湖南煤已探明储量为34亿吨,全省目前有煤矿2108座,但大型矿为零,所以基本都会关停。
不过像湖南这种挖法,停就停吧,也没啥可惜的。
大伙可以查下被列入“资源枯竭城市”的那五位,都把全县挖得乌烟瘴气、灰头土脸,现在都掉坑里了。
现在,湖南14家火电厂基本都靠山西煤,火电上网电价全国第二,而且是高位横盘了,上浮最高价为0.5元/度,最低的宁夏可下浮可蹦跶到0.22元/度。
今年,煤价直插云霄,电价却被摁在地上摩擦,基本就是发一度电赔两毛,面粉比面包贵一倍。
去年,有湖南官员说,“湖南每年需要从外省调入6000-7000万吨煤炭,原先湖南本地还有2000万吨左右的产量,近年来湖南本地煤矿全都关停。
”再叠加运输、生态、碳中和、结构调整等因素,估计有些电厂要凉凉。
目前,湖南水电已开发完毕。
就是湖南“四水”及其支流能建水电站的地方,基本都建了。
湘江全长850多公里,总落差仅为198米,但都在广西境内。
湖南段的湘江落差主要在永州境内,落差为55米,湘江水电也基本集中在这个区域。
至于下游的大源渡、株洲和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大伙看名字就知道,所谓“航电枢纽”,就是以航运和调蓄为主,发电为辅。
长沙湘江航电枢纽投资90亿,设计年发电为3亿度,如果仅靠发电,这个账根本没法算。
沅江是湖南水电一号头目,干流全长1033公里,落差1035米,目前已建12个梯级水电站,装机493万千瓦。
其中,最大的五强溪水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54亿度。
查了下湖南水利部门十四五相关规划,没提新建干流水电站,连支流水电站这种人生小目标都没咋提,山塘水库倒是遍地开花。
另外,大伙要清楚一件事,水电站选址要综合考虑河流水文、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条件和投资等各种因素,所以这玩意不是“爱情买卖”,想建就能建的。
风电和光伏,大多在偏远山区,输出极不稳定,“苦乐不均”。
年初,美国德州大停电,暴风雪把风机叶子给冻住了,电费上涨200倍,65元/度,爱用不用,近百人冻死。
当地市长说,只有强者才配活着,非常契合川大爷的“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前文说湖南光伏和风电装机达1060千瓦,大约是五强溪的9倍,但发电量仅为五强溪3倍,大伙可以感受下这玩意有多虚,但依然是未来发展重点。
另外,被大伙寄予厚望的特高压,并没有想象中乐观。
从落地湖南的祁韶特高压这几年运行结果来看,全年输电能力最多为450万千瓦,仅为设计能力800万千瓦的一半多。
“宁电入湘”谈来谈去,跟菜市场大妈买菜讨价还价似的,生意嘛!今年10月,终于开工奠基了,但大伙也别太激动,这事还得走着瞧上好几年。
在清洁能源中,除了风电和光伏,就是核电了。
首先不能建在地震带上,日本福岛核电站就是建在地震带上,当然,整个日本就像个“摇摇车”,电影《日本沉没》说的就是这事。
另外,就是要建在水边,因为需要大量冷却水,所以我国核电站都建在海边,欧洲核电站建在湖边,美国核电站海边、湖边、河边都有。
之所说选址最难,主要是涉及到民意,很容易被舆论爆锤。
因为大伙都是以原子弹、核事故为经验进行判断的,尤其是几次重大核事故,让人心有余悸。
第一次是1979年美国三里岛事故,从清洗设备的工作人员过失开始,到反应堆彻底毁坏,整个过程只用了120秒。
好在反应堆有四道安全屏障,对环境没造成什么影响,人员无一伤亡。
但这事闹得美国核电太监几十年,直到2016年才恢复核电建设。
第二次是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事故,主要是操作人员失误和安全设计有瑕疵。
对于手糙的毛熊来说,瑕疵是基本操作。
最后弄了个3.6万吨的罩子罩起来,被誉为“潘多拉魔盒”。
距离较近的白俄罗斯倒了血霉,很长时间里,每年都要把财政预算的20%用来擦屁股。
乌克兰淡定得一批,一副爱咋咋地的造型。
这些年,切尔诺贝利被好莱坞各种影射和阴谋论,2019年更是拍了部美剧《切尔诺贝利》,非常压抑,主要是为了明讽苏联独裁,相当于死了还要鞭尸,踩上一万只脚。
第三次是福岛核事故。
因为核污水排放和持续向世界输出伤害,大伙可能觉得这事不远,其实已经过去10年了。
事故最初级别和三里岛事故差不多,也就是4级,但日本人凭借“躬匠精神”,硬是搞成了7级事故(最高7级),全世界吃瓜群众都被他们的骚操作吓懵圈了。
福岛事故对核电打击很大,搞得大伙“谈核色变”。
默克尔大妈被反对派、绿党和环保组织烦得不行,干脆宣布2022年前,德国全面关停核设施,从法国买电。
爱上街的法国人对这事竟然破天荒得看得开,非常理性地认为这是人祸,不是技术问题,搞得萨科齐同志虚惊一场。
法国核电占全国发电量70%,世界最高,非常值得大伙惊呼“厉害了,我的法”。
所以如果大伙真要闹,那就只能点蜡烛过日子,天天烛光晚餐了。
为啥法国核电占比这么高?主要是没煤没气,但在殖民地非洲发现了不少铀矿。
于是又勇又二的法国人决定大力发展核电,到非洲使劲挖,然后再把核废料埋回非洲,非常不仗义。
直到现在,全世界核电还处于低潮期,以欧美国家老百姓的揍性,注定很难再大规模兴建核电站。
就是策划人和决策人很难达成共识,共识就是力量。
就像大伙聊《雪中悍刀行》,你没看过,还以为人家根本不懂《雪山飞狐》,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不过有件尴尬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核电站,设计寿命一般是40年,眼看就到设计年限要关闭了,到时可能真的要“用爱发电”了。
我国暂停了内陆核电建设,但沿海核电建设没停。
10年间,核电装机增加了4倍。
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49台,总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全球第三位。
2020年,我国核能发电量为3600多亿度,约占全国发电量的5%,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长远看,不只是湖南,中部分省份都要发展核电,消除“邻避效应”,电能自给自足。
至于安全问题,不要怕技术难解决,趋势更重要。
其实,我国内陆规划建设核电站是世纪之初。
当时,湖南选址桃花江,隔壁江西是彭泽帽子山核电站、湖北是咸宁大畈核电站。
啥?贵州为啥没有核电站,人家连水电都用不完,没必要建核电站嘛!这里有个问题,为啥世纪初在内陆规划建设核电站?除了发展需要,还因为第三代核电技术已经成熟,内陆核电站都拟采用美国西屋AP1000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
之前的福岛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都是二代技术,包括全世界正在运营的核电站,基本都是第二代压水堆技术。
在安全性上,第三代比第二代设备高出两个数量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了100倍。
目前,我国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的安全性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其中,华龙一号的安全性更是达到了10的负7次方,再叠加“非能动”技术,华龙一号是全世界最安全高效的核电机组,没有之一。
啥是“非能动”?就是即使发生像福岛那样的核事故,不需要人操作,可以安全运营72小时。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桃花江核电站项目已投入40亿元,前期工作已进入尾声,完成了划地拆迁、居民安置、配套公路建设、厂区平整、厂区配套设施等,只等国务院审批发放建造许可证。
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事故爆发。
3月16日,核电“国四条”出台,桃花江与彭泽、大畈核电站随即全部停工。
2021年12月20日,历经10年建设、调试,“全球首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这是我国核电的重要里程碑,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核电技术,世界领先。
前三代技术都是“水冷”,就是依靠水进行冷却,所以需要建在水边。
这个技术叫“高温气冷堆”,就是不用水冷却,而是用氦气冷却,因此称为“气冷”。
相当于换了个赛道,啥意思呢?就是以后建设核电站,理论上可以不用建在水边了,甚至可以建在沙漠和戈壁滩上,将安全性又提高了一个量级。
文末总结几句1、国家对内陆核电的态度慎之又慎,从十四五核电布局来看,核电建设都在沿海,内陆核电基本破冰无望。
2、未来,如果第四代技术在石岛湾经受住各种考验,内陆核电站应该会采用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技术。
3、我国核电技术从零起步,一点一点克服困难,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有时候,满头苦干的慢就是快,国家如此,人也是这样。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请点个赞吧,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