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是我国近年推进的减排战略,也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得力措施。
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谣言,说“沙漠光伏工程可以天然治理荒漠,因为沙漠昼夜温差大,光伏板夜间金属结构会产生凝结水和减少蒸发,光伏板下会因此自动长草,长草以后,微生物也会大量增加,生态得以快速修复,长的草可以用来养羊,增加牧民受益,可谓一举多得,所以光伏是治理沙漠的终极利器”。
光伏治沙的虚假宣传图这则谣言其实漏洞百出,而且特别浪费。
为避免误解,我们先说下结论:支持光伏治沙,但光伏不能治沙,能治沙的是额外的投入!下面我们全面分析下谣言的内容和目的!一、为了用地审批。
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进光伏新能源,但是在用地指标方面,这几年收紧了,光伏发电需要大量占用土地,光照强度更强且征地成本低的西北沙漠地区自然优选地区,工业用地不好批准,环保项目则容易得多,以沙漠治理为由可以轻易拿到用地指标。
如同“稻田养蟹”项目,目的是为了占用耕地红线养螃蟹,水稻不是目的。
西北沙漠光伏电站占地较大二、地方政策导向有的地方在引入光伏资本的时候,就有相关约定,地方给投资方土地,投资方需要对用地本身及周围一定范围的荒漠进行治理,借此企业可以获得政府补贴。
对于靠补贴存活的光伏项目来说,额外的补贴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地方由此完成了建设任务,企业也获得了资金支持,一举两得。
光伏板下布设的滴灌管道三、种草而非长草——满足光伏板发电需求一些沙漠光伏项目光伏板支架普遍不高,沙漠地区经常会有飞沙走石,打在光伏面板上,不仅损坏设备,还会在光伏面板上形成一层沙尘薄膜,影响发电效率,为了提高发电效率,一来需要对电站周围的地表进行防尘治理,种草是比较廉价的一种方法!二来就要经常用水对电站面板进行冲洗,光伏板下也会变得更加湿润。
草是投资人的故意而为而非意外收获。
清洗光伏面板四、为了争夺水权前述说到,沙漠光伏电站需要大量用水植草和清洗,但沙漠地区又是严重缺水,同时,我国的工业用水价格、生活用水价格、农业运输价格差了几十倍,国内普遍工业用水价格每方6-10元甚至更高,生活用水2-4元,农业用水一般不到0.2元,即使把国家规定可以把光伏用水单独定价,也不便宜,如果按荒漠治理来定义,那么就可以获得非常廉价的水资源使用权。
银川市水价五、光伏羊是宣传噱头谣言称,光伏板下的草需要定期清理,我国则采取养羊放牧的形式处理,牧民可以获得额外收益。
据调查内蒙古草原地区,每只羊需要3—20亩草地来供养,光伏面板下那些片地能供养几只羊呢?还要防止过度放牧造成草皮退化。
就像稻田养鱼一样,可以用来打打牙祭,根本不能当做一个产业来发展,只是宣传的噱头而已。
天然草原因过度放牧而沙化六、“光伏水”不足以养草,沙漠种草浪费资源沙漠之所以成为沙漠,就是因为降雨量不足,年降水量低于200mm,就会成为沙漠,如果草地要达到宣传图片上那种长势,则平均耗水量不得低于500mm,就是西安市附近的年平均降水量。
沙漠地区降水少、空气干燥,光伏板下在特定季节才能产生的凝结水,和冲洗光伏板的废水根本不足以养草。
我国库布齐沙漠治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采用种植沙柳,沙棘,柠条等耐旱灌木的措施,一般每个植株头几个月需要2到3公斤水,后期不遇特旱年份就不用浇水管理,一株成活后,可以控制周围数平方米的面积。
相比之下,光伏下种草耗水量巨大。
库布齐沙漠治理光伏新能源是我国推进能源战略的重要战略,光伏治沙是战略性的管理创新和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社会各界主动作为的结果,值得推广。
美中不足的是不够节约,需要大量浇水,需要拼资金、拼设备、拼资源。
总而言之,光伏不能治沙,能治沙的是额外的投入。
国家战略工程应实事求是,不容谣言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