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成长性”三个字是门显学。
拥有概念的公司凭借着“靠脸吃饭”,瞬间会跻身成长性“流量小生”行列。
而以“实力派”为标签的抱团股们,凭借着自己多年的默默耕耘,在资本市场大书特书的价值投资潮流下,也是最近几年才翻身把歌唱,上位“流量白马”。
前者,有“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的乐视,也有脸蛋和实力兼具的宁德时代;而后者,有定海神针的茅台,也有一度称之为白马并跌落的养猪股们。
储能板块,近几年并不缺乏流量,一直是新能源革命下的热搜词汇。
但走进其中,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向我们呈现?是值得探讨的。
1储能到底为何物?目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占比仅15%左右,其中光伏发电渗透率不足5%。
而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都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只能起到对传统发电方式的补充作用。
但是随着“3060双碳”目标的深入,风能、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电网的消纳日益成为制约新能源的“卡脖子”问题。
对储能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储能,顾名思义,就是把能量给存储起来,和存钱储蓄是一个道理。
当然,资本市场上讲的储能,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一次能源产生的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弄个充电宝囤点电用于手机充电很简单。
但是,想把一个大型地面电站的电力存储起来,存的量还得保证可以释放一阵子,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类在储能这个事上动的脑子可不比探索新能源少。
各种五花八门的招儿都尝试了一遍。
目前,根据存储的媒介和电能释放的方式,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三大阵营。
(1)机械类储能机械类储能又分为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
其中,抽水储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以及技术最为成熟的储能方式。
2020年度不同储能类型分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