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电化学电池、新能源综合利用、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专业相关领域,从事储能及其交叉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试验分析、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于2020年2月21日发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教高函〔2020〕2号)中公布,“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全国首个设立该专业的院校,也是当年唯一的一所拥有储能专业的院校。
该专业开设五年以来,陆续已有84家院校增加该专业。
其中专业新成立的第二年、以及2022、2023年分别为增设专业的高峰期。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其中显示,又有21所大学将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班简介可知,交大在该专业共设置热质储能、储能系统以及电磁储能三大专业模块,主要解决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问题以及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