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穿行在濠江大地,一个个前景广阔、带动力强、效益突出的大项目、好项目令人应接不暇,全区上下处处积攒着因项目而生的新动能,洋溢着新的发展活力。
其中,与海上风电产业链相关的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海上风电产业是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型产业,是推进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海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
汕头发展海上风电得天独厚,海上风速达8-9米/秒,海上风电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属海上一类风电场。
在汕头六区一县中,海上风电产业相关的生产项目都在濠江区,濠江凭什么?濠江区处处积攒着因项目而生的新动能,洋溢着新的发展活力。
新产业新项目风生水起10月26日,在汕头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开工仪式现场,随着领导嘉宾推动启动杆,标志着该项目自2018年6月取得核准批复后,成为粤东地区第一个顺利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对汕头乃至粤东地区的海上风电发展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
汕头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50.77亿元。
南方+记者采访获悉,汕头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头市南澳县南部海域的勒门列岛附近,距离北侧南澳岛最近距离约11.5公里,距离西侧汕头市陆地最近距离约18公里,水深19至26米,场址规划面积约18平方千米,项目总投资50.7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陆上工程项目位于濠江区广澳大山北侧,当天开始进行陆上开关站三通一平工程;海上工程项目预计于2021年初开工建设,力争2021年底35台机组投产发电。
据介绍,项目建成投运后年产值约7亿元,力争年发电利用小时数达到3400小时,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万吨。
除此项目外,当天,鲁能集团携手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柔性直流生产项目落地建设,总投资为10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达20亿元,标志着电气设备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的成功替代,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电气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建设投产将引领深水区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鲁能公司已获得中澎二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
鲁能集团携手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柔性直流生产项目落地建设。
全产业链托举产业强区濠江区集聚粤东港口群唯一核心港区和粤东首个综合保税区平台,近海风能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频密的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为濠江加快构建海上风电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濠江风电产业始于2017年10月,汕头市委、市政府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签约,广东海上风电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落户濠江。
2019年2月13日,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牵头国内多家上下游企业而组成的汕头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在濠江区成立,目前已有42家成员单位;2020年1月4日,上海电气广东海上风电智能制造基地完成当时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海上风机的吊装。
在10月26日当天举行的濠江区重点产业项目开工仪式上,总投资约1亿元的上海电气风电汕头基地电机生产线项目也动工建设。
2019年2月13日,汕头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在濠江区成立。
上海电气广东海上风电智能制造基地。
这是濠江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区之路的缩影。
近期,濠江还紧锣密鼓举办了城市经营推介发布会、企业家座谈会,满怀诚意推出加快产业发展“10条优惠”和强化服务企业“八大机制”,上周五以深圳为首站,举办“濠情·深情,一见钟情”招商推介会,更是掀起了招商引资的新高潮。
濠江区在深圳举办“濠情·深情,一见钟情”招商推介会。
可以说,今天的濠江,产业强区,项目为王。
随着一批批海上风电重点项目建设的强力推动、储备潜能、集聚后劲,为濠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产业要发展得好,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服务支持。
在赴深圳市坪山区、盐田区拜访交流时,濠江区委书记彭聪恩也屡次提到,要向深圳学习服务企业的理念。
“服务企业是政府的天职。
”彭聪恩在无数次与企业家交流的时候,都这样表态,这让在濠江发展的企业倍受鼓舞。
“我们将树牢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项目落户建设提供最真诚的支持、最便利的条件、最优质的服务,让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养得大,让企业有尊严、有荣耀、有地位。
”区委书记的承诺,让越来越多外地企业把目光投向濠江这片土地。
彭聪恩表示,服务企业是政府的天职。
南方+记者获悉,当前濠江区正聚焦临港经济、海上风电和全域旅游,全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税收贡献大、产业带动强的高质量项目。
其中,海上风电产业项目以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智能制造项目为核心,规划建设海上风电智能制造创新产业园,打造风电全产业链,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濠江区正以时不我待、快马加鞭的精神状态,在产业强区的道路上继续奋进,书写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的“濠江篇章”。
【全媒体记者】余丹【图片】邱岸镔 杨立轩【作者】 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