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校企合作助力汕头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100
核心提示:海上风电是汕头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主攻方向,对此,汕头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依托汕头港广澳港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近日,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汕头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打造央企与高校合作的典范,为汕头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贡献力量。产学研推动“海上风电+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由大唐汕头新能源公司投资开

   

海上风电是汕头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主攻方向,对此,汕头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依托汕头港广澳港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同步推进氢能、储能、智慧电气装备等产业发展,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
近日,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汕头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打造央企与高校合作的典范,为汕头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贡献力量。
产学研推动“海上风电+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由大唐汕头新能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的南澳勒门Ⅰ245兆瓦海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已核准的352兆瓦扩建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截至9月28日上午8时,南澳项目全年累计发电量突破4亿千瓦时,完成了该月发电计划的119.32%,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汕头大学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拥有2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双方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积极推进在平台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共享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推动“海上风电+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活动中,双方还围绕“海上风电+氢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领域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未来将积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推动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发展交流。
随后,双方在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的陆上开关站举行“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仪式,校企双方将以基地为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和交流,建设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技术成果落地。
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风从海上来、风能变绿电”正成为汕头推动广东加快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生动写照。
一台11兆瓦风机EW11.0-208一年可以发电4040万度,可以满足约2万户家庭用电的需求,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万吨左右。
根据广东省2017年至2030年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汕头将拥有超过3500万千瓦的风电规划装机容量,约占全省深水区规划装机容量的一半,占整个粤东区域规划的60%以上,是广东未来发展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撑点。
而随着风电装备科技创新发展,汕头有望将装机容量扩大至60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
目前,汕头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打造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
在濠江区规划建设中的4200亩海上风电创新产业园已落户项目7个。
同时,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发挥“头部企业”作用,成立汕头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已落地风电主机等6个项目,总投资超16亿元,产业链发展初见成效。
随着今年8月汕头市风能协会成立,汕头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开启了新征程。
【记者】余丹点击图片,一键报料↓↓↓【作者】 余丹【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