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在2017年第一天,我们一起品读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炳华在集团公司“和文化”峰会上所做的题为《培育国家电投的文化基因》的主旨演讲。
2016我们一路同行
2017我们“突破提升”
奋 斗
核电强国梦、绿色能源梦
是国家电投人的梦想
如何实现梦想?
同样离不开奋斗
奋斗是我们永续发展的动力
国家电投成立以后,坚定不移地推行“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大刀阔斧推进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用制度设计激励奋斗者,形成向奋斗者倾斜的价值导向,给奋斗者提供发挥才能、奉献激情的平台和机会。目的就是使激励更有力、导向更鲜明、价值更明确,不能让奋斗者埋没,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让创造价值者拥有价值。
奋斗是提升生命质感的追求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具有超越现实、超越物质的魔力,为崇高理想而奋斗一生,生命意义因之而不同,生活价值因之而升华。当我们看到AP1000海阳核电站从一片荒地到目前拔地而起即将发电,荣成CAP1400开工在即,CAP1400在土耳其、在南非等国前期工作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想到这一切都有我们的努力奋斗在里面,这种愉悦甚至是幸福,是什么语言都难以表达的,奋斗的意义不仅仅是收获,更是收获背面的喜悦心情。
《引领“风”机之先的青年》 秦红毅(河北公司张家口公司) 摄
奋斗,是一种奋发有为的干劲,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付出,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坚韧。我们要尊重奋斗者、关爱奋斗者,保护奋斗者的热情,保证国家电投的前进动力奔腾涌流。
《精益求精》 赵洪建 (河南公司平顶山发电) 摄
创新需要前瞻性的文化价值来引导
现在是一个用未来定义现代的时代。致力于改变人类未来的美国企业家马斯克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创新产品都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用前瞻性的理念来引导创新;火箭发射,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仍然不放弃……每每看到这些消息,我都在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为什么我们不能,而且我觉得我们一定能。
《天空之境》 张学文(中电国际酒泉发电公司) 摄
绿 色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
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无限“风光”》 和春静(内蒙古公司蒙东协和新能源) 摄
绿色是央企的使命
一个企业要想有前途,价值追求一定是和社会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和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相契合。“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瓶颈制约和最大的“心头之患”是资源环境,中央企业作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生力军,必须首当其冲,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光伏皓月》 李向龙(云南国际) 摄
安 全
在重组中实现安全基因嫁接
国家电投是一个综合能源集团,常规电、煤炭、铝业占有较大比重。一个时期以来,这些领域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令我们非常痛心。我觉得,除了要继续加强管理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安全文化上要有突破。两个公司重组最重要的是价值整合,这种价值整合体现在安全管理上,就是常规电、核电在安全文化理念上相互对接、相互学习,通过安全基因的嫁接,实现安全理念的提升。这方面常规电要很好地学习核电,把核安全文化基因嫁接到常规电和其他产业,实现文化价值对接。
安全意识必须深植于思想
安全管理中,人的问题占绝大多数,这是基本规律。安全管理的要害在于内因,在于每个员工的思想观念,本质上是人的文化观念、价值导向在起主导作用。当安全和经济效益、产品质量、工程进度甚至团队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你的脑海里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安全,还是选择了其他,这就是观念的力量。我们把安全作为一个文化基因,就是要把安全理念化为一种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刻在心里,融入血液,成为每个员工的思维和行为自觉,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
《指挥家》 贾密(黄河公司电力检修公司) 摄
安全,是企业的内在需求、发展基础,更是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石。我们要保持耐心、恒心和定力,持之以恒推动,让安全文化基因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固化,长到每个员工骨子里,真正达到“本质安全、至高无上”的境界。
和 合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是国家电投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石,是文化基因里最基础、最核心的“内核”。
《龙羊峡水电站泄洪》 任兼苏(黄河公司) 摄
和而不同
任何一项工作本质上都是团队合作。团队合作一定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因此需要和而不同。领导干部的重要素养,就是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特别是与自己主张不同的意见。既要善于求同存异,有包容力,着眼同、重视同、发展同,也应当正视异、承认异、允许异,体现“和”的境界。下属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敢暴露问题,不敢暴露自己的想法,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定给企业和个人留下祸患。
《结缘核电 “核”你在一起》 何鹏(红沿河核电) 摄
奋斗、创新、绿色、安全、和合,五个方面文化基因,形成国家电投文化基因谱系,决定了未来我们的路能走多远,我们能站到多高的历史平台上,能够在未来的世界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些基因,是我们的思想之源、文化之根,是“和文化”茁壮成长的沃土。
尼采100多年前说过,“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所谓国家电投,就是14万个我们自己。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国家电投,你是什么,国家电投就是什么;你怎么样,国家电投就怎么样;你奋斗,国家电投就有未来。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