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奋斗者丨NuPAC平台八年研制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3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4595
核心提示:奋斗者丨NuPAC平台八年研制路

NuPAC

看了Nu(牛)气的新闻!

小伙伴们是不是心潮澎湃了?

八年的风雨兼程,

是一个企业的创业故事,

是一个团队的成长历史,

更是一曲国家电投人创新创造的奋斗者之歌。 

NuPAC


◆ ◆ ◆ ◆

题 记

 

1月5日,国家电投对外发布,其填补国内空白的三代核电领域关键技术——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NuPAC,通过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双认证许可,这是全球首个取得中美两国政府核安全监管机构行政许可的核级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也预示着中美两国合作研制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终得硕果。


消息发布后,迅速得到21家中央权威媒体、行业主流媒体及部分新媒体平台密切关注,转载次数达到500余次



◆ ◆ ◆ ◆


“侬啥晨光回来(你什么时候回来)?”


“快了,快了。”


美国达拉斯市,当地时间周六23:00,王佳承与老婆孩子按照约定时间进行视频通话。


妻子希望能有确定的回程,丈夫的回答模糊,这样的对话已经延续了很多周了。


短短几句叮嘱,王佳承关掉视频,返回客厅。因为今天客厅里有同事正在讨论如何应答美国核管会(NRC)提出的问题清单。


NuPAC平台在美国NRC的取证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除了白天和美方人员讨论,晚上还要克服时差与国内同事跨洋沟通。


在马丁公司员工面前,唯有虚心求教,甘当学生。”王佳承回忆起当初的经历这样说。


电仪控技术自主化重任而成立的国核自仪,经过两年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可配置资源调研,选择了与美国公司希洛克德·马丁公司合作。马丁公司是全球第一大国防承包商,在核电安全领域有60年的经验。


怀着多数理工科生对马丁公司的技术崇敬,20多名年轻技术人员一切从零开始,开始了“站在巨人肩膀上”跟对方技术人员学习合作的历程。


技术差距是明显的,压力山大” NuPAC平台经理陈建平回忆其当初的经历仍然感叹,“当时真的很担心不能按时完成马丁公司技术人员交代的任务。”


带着种种压力,项目团队只有更加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学到更多,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才能不辱企业使命,不负国家众望。

努力终有回报

当中方团队把开发好的代码提交给马丁公司时,马丁公司技术人员感到非常吃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吃惊之余是接受,逐渐消除疑虑。获得美方的信任之后,终于“老师”放开手脚,把剩余其他代码统统交给了中方来开发,提高了研发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而最让马丁公司吃惊的是“中国速”,当他们开发完成一种类型的源代码时,中方团队已经完成其他7种类型代码的全部开发工作,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赶超精神给马丁同伴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与马丁公司八年的合作,国核自仪的核心能力突飞猛进。

  • 目前已经形成了核电站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可持续研制能力,核电站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和独立验证与测试等可持续研发能力。

  • 建成了信息化设计管理系统。

  • 形成了工程实施所需的核质保体系和生产管理体系。

  • 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自主集成及测试验证、自主维护,为CAP1400示范电站提供成套数字化系统设备和服务的目标。


在中美两国政府和平利用核能的框架协议下,NuPAC平台的合作研发成功,这种本着共享知识产权,实现了中美有关政府监管机构同时评估和颁发行政许可的创新研发模式,也为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成功范例。




“重走”了NuPAC平台的八年研发路,你有哪些心声想和我们分享?快留言告诉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加入分答!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