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电磁感应揭秘:5个实验证明科学魔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71
核心提示: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当导体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会产生电动势(电压)。这个现象最早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当时他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受此启发想到:如果通电导线能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最终在十年的探索之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的是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在电源内从负极流向正极,其电功方

   

电磁感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
中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当导体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会产生电动势(电压)。
这个现象最早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当时他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法拉第受此启发想到:如果通电导线能产生磁场,那么反过来,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最终在十年的探索之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的是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在电源内从负极流向正极,其电功方向由楞次定律决定。
电磁感应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改变交流电的电压;感应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熔化金属;磁悬浮列车也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在电磁学里,电磁感应(英语: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是指因为磁通量的变化,造成电动势的产生,属于一种电磁感应现象。
按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环绕着某一区域边界的磁通量发生变动时,在边界内的任意闭合电路会因为感应而出现电动势。
在电磁学里,电磁感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又称为磁化或磁感应,是一种物理现象,于1831年由迈克尔·法拉第首次发现。
是指将导体放置在变化的磁场中,导体内会产生电动势。
此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或感生电动势,若导体为闭合电路,则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感生电流)。
迈克尔·法拉第是一般被认定为于1831年发现了感应现象的人,基于磁铁与金属线之间的感应。
他的这些发现否定了超距作用的假说,证明了磁场变化观察不需任何媒介即可向外传播。
这一发现的实质是定域场的需求,不仅是为了传递能量,也为了提供动能予空间中的物体。
1845年,法拉第发现了光的偏振面会在强磁场中旋转。
他又发明了早期的磁光效应以及相关衍生的光学旋转、色偏等现象,并将其汇整成光学旋转定律。
1846年,法拉第研究了产生稳定直流电的方法,并制造了最早的二重电路发电设备──法拉第发电机。
1851年,法拉第提出物理力线的假说来解释地磁力的行为。
法拉第圆盘(Faraday's homopolar disc)是一个展现电磁感应原理的装置,接上一个伏打电池(或其他直流电源),在一导电的滑动触头上会产生一个细小但明显的推动力。
这个装置通常用于课堂演示或者用作学生实验。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