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万亿规模航空发动机叶片市场,将迎来中国企业身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59
核心提示:前沿透平叶片是透平机械(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中用以引导流体按一定方向流动,并推动转子旋转的重要部件。装在壳体上的叶片称静叶片或导叶,装在转子上的叶片称为动叶片。透平机械中最具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的航空发动机被誉为是“现代工业的皇冠”,其相关的叶片制造被誉为是“皇冠上的明珠”。实际中,由于应用条件和生产工艺类似,航空叶片也多用于大型燃气轮机。但相比燃气轮机,航空叶片在耐高温高压、寿命可靠性、产品一致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对于航空叶片,随着中国航空产业的进步,国内叶片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逐

   

前沿透平叶片是透平机械(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中用以引导流体按一定方向流动,并推动转子旋转的重要部件。
装在壳体上的叶片称静叶片或导叶,装在转子上的叶片称为动叶片。
透平机械中最具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的航空发动机被誉为是“现代工业的皇冠”,其相关的叶片制造被誉为是“皇冠上的明珠”。
实际中,由于应用条件和生产工艺类似,航空叶片也多用于大型燃气轮机。
但相比燃气轮机,航空叶片在耐高温高压、寿命可靠性、产品一致性等方面要求更高。
对于航空叶片,随着中国航空产业的进步,国内叶片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逐步迈进航空叶片制造的万亿规模市场的大门。
一、涡轮叶片是涡扇发动机的关键零件1.1 涡扇发动机是最核心的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热力机械,是航空工业的核心。
航空发动机结构十分复杂,一台现代发动机拥有上万各零部件,需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和交变负荷的极端恶劣条件下长时间可靠工作。
全球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
航空发动机是一国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从首次动力飞行至今,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动力飞机的飞行,航空发动机登上历史舞台。
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其发展成为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重要影响的行业。
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飞行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占据主导地位达40年左右。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发动机的功率从不到10kW增加到约2500kW,同时让飞机的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活塞式发动机逐步退出主要航空领域。
• 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60多年来,更大推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航空发动机进入喷气时代。
陆续出现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以及通过传动轴输出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新型发动机使得现代战机能突破声障和热障,最高速达到3倍声速。
涡扇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战斗机、运输机、客机、无人机,是最核心的航空发动机。
历经一百多年发展,航空发动机主要分为涡扇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涡轴发动机、涡浆发动机四类,其中涡扇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战斗机、运输机、客机、无人机,占比在95%以上,是目前最为核心的航空发动机。
中国涡扇发动机处于发展期,未来需求量较大。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历经“引进—仿制—自主研发”,目前已全面进入涡扇阶段。
中国的涡扇发动机目前处于发展期,WS-10历经多年发展,已较为稳定,是战斗机自主可控的动力源;WS-15、WS-20仍处于研发中,列装后有望显著改善现有飞机的性能。
根据空军“到203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战略空军”的战略目标,我们认为,空军未来各型飞机需求量较大,从而带动涡扇发动机的需求增长。
1.2 涡扇发动机叶片制造难度大,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叶片是涡扇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占据发动机制造 30%以上的工作量。
涡扇发动机大量应用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高强度金属材料,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其中,涡扇发动机的各类叶片(包括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涡轮叶片)所处恶劣,由高强度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且结构日趋复杂,制造难度较大,是涡扇发动机制造的瓶颈。
各类叶片的制造占据整个发动机制造 30%以上的工作量。
风扇/压气机叶片属于冷端部件,多使用钛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用量在不断加大。
从涡扇发动机的结构上来看,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虽然功能不同,但均位于燃烧室的前端,工作环境温度较低,属于冷端部件。
风扇叶片、压气机低压级叶片已逐步从钛合金空心叶片向复合材料叶片转变,其中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已大量使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叶片;压气机高压级叶片直径远小于风扇叶片和压气机低压级叶片,更靠近燃烧室,主要使用钛合金或高温合金实心叶片,利用精密锻造和精密加工的方式制造。
涡轮叶片属于热端部件,使用高温合金等材料,通过精密铸造加工而成,难度非常大。
对于涡扇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每提高 100 摄氏度,发动机的推重比能提高 10%,涡轮叶片位于燃烧室之后,完成由燃气化学能到转子机械能的转化,属于热端部件,直接关系涡扇发动机的性能。
涡轮叶片的高温耐性要求很高,在高温的条件下,也要有足够的韧性和抗疲劳的性能,故涡轮叶片制造材料为高温合金,并普遍采用精密铸造方式进行加工。
1.3 涡轮叶片在叶片中价值占比超过 60%涡轮叶片是涡扇发动机中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最高的叶片。
相较于风扇叶片和压气机叶片,涡轮叶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原材料要求高、制造工艺难度大、成本高。
• 原材料:相较于风扇叶片和压气机叶片所用的钛合金材料或者复合材料,涡轮叶片所用的高温合金材料冶炼难度更高,所需的部分金属资源(例如铼矿)储存量更少,且大量资源被欧美国家所掌控。
• 制造工艺:高温合金使用精密铸造进行加工,在关键设备定向炉中进行定向凝固是加工的关键,使用定向凝固的方式可大幅度地提高定向叶片的性能。
历经多年发展,叶片制造工艺从等轴晶到定向柱晶和定向单晶,不仅在晶粒结构控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铸造性能也有了较大提高,已经能够生产薄壁和具有复杂冷却结构的涡轮叶片。
在经过精密铸造后,还需对叶片进行数控加工和表面处理。
• 成本:涡轮叶片前期投入较大,中国航发在贵安新区的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6.2亿元,年产量70万片;在制造环节,提高良品率的难度较大,生产叶片的成本较高。
叶片占发动机价值的35%,涡轮叶片在发动机叶片中的价值占比超过60%。
以在单通道客机上用量较大的CFM56系列发动机为例,叶片包含“风扇叶片—三级低压压气机叶片—九级高压压气机叶片—高压涡轮叶片—四级低压涡轮叶片”,在发动机中的价值占比在35%左右。
风扇叶片由于叶片半径较大,单价虽高,但用量少;高压压气机叶片采用精锻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在百元至千元级,低压压气机叶片半径较大,且为空心叶片,成本在万元级;涡轮叶片单价高(高压涡轮叶片价格在10万元/片以上),用量大,在叶片组中的价值占比在60%以上。
二、万亿叶片市场:锻造叶片产业向中国转移,铸造叶片发展提速2.1 涡扇发动机叶片市场稳增长,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预计全球军用发动机市场2028年将达到167亿美元,10年复合增长率为4.47%。
根据GlobalData数据,全球2018年军用发动机市场规模为10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67亿美元,10年复合增长率为4.47%,总市场空间1377亿美元。
涡扇发动机价值占比超过70%,北美地区是最大市场。
根据GlobalData数据,按航空发动机类型分,战斗机发动机占市场总值的60.3%,运输机发动机中涡扇发动机价值占比超过50%,预计涡扇发动机价值占比将占全球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的70%以上。
按地区分,北美市场是第一大市场,占比为37.1%,亚太、欧洲分为为24.1%、21.6%。
2018-2037年全球客机交付量将超过37000架,中国市场交付量将超7000架。
全球客流增长将刺激客机交付量上升,根据空客公司、波音公司、中国商飞的预测,未来二十年,全球民航干线客机交付量将达到37992架,其中窄体客机29956架,宽体客机8036架;中国市场民航干线客机交付量将达到7605架,其中窄体客机5958架,宽体客机1647架。
民航客机飞行寿命较长,航空发动机需要进行多次更换。
按照现在通行标准,民航客机飞行寿命在60000小时以上,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在9000-15000小时,在客机的飞行寿命周期内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大修和更换。
预计2019-2028年全球涡扇发动机叶片市场规模为1803亿美元,涡轮叶片市场规模为1153亿美元。
我们按照军民品对全球涡扇发动机叶片市场规模进行预测,核心假设如下:(1)叶片价值占比:战斗机发动机为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叶片占比低于大涵道比发动机,假设占比为30%。
(2)不同叶片在叶片中价值占比:战斗机发动机的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半径小于运输机、客机所用的大涵道比发动机,假设占比相对较低,假设钛合金/复材叶片、精锻叶片、精铸叶片在叶片中的价值占比分别为18%、12%、70%;运输机、客机所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钛合金/复材叶片、精锻叶片、精铸叶片在叶片中的价值占比采用CFM56系列发动机的数据,分别为26%、11%、63%。
(3)客机交付量:交付总量取空客公司与波音公司预测交付量的平均值,根据空客公司预测,前十年交付量占46%,按此推测19-28年的客机交付量。
货机和支线飞机由于交付数量远少于干线客机且部分支线飞机采用涡浆发动机,整体对测算的边际效应较小,不做考虑。
(4)客机发动机数量:由于波音747与空客A380交付量极少,假设所有客机均为双发飞机。
(5)发动机价格:民用航空发动机实际交易价格低于航空发动机生产商的目录价格,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折价,本次测算按照目录价格的70%进行计算。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国际市场涡扇发动机叶片供应商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从属于航空发动机公司的专业化车间或工厂;另一种是独立于发动机公司提供配套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企业。
涡扇发动机叶片市场进入壁垒较高,产品成熟后客户稳定性较强。
在国内市场,涡扇发动机叶片主要是军用需求;在国际市场,涡扇发动机叶片主要是民用需求;国内外市场的进入壁垒均较高,但一旦进入发动机厂商的供应商体系后,客户的稳定性非常强。
• 国内市场:军用需求为主,客户主要是中国航发集团。
军用叶片对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较高,供应商需要有较深的技术积累,具有技术壁垒;进入军品供应商序列需要通过军工资质认证,认证周期较长,具有资质壁垒。
在叶片实现列装后,供应商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将会获得持续性订单,客户稳定性较强。
• 国际市场:民用需求为主,客户主要是GE、赛峰、罗罗、普惠等国际航空发动机巨头,叶片采购量较大,竞争相对激烈;相对于军用需求,对叶片的成本有更高要求。
供应商一般需取得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特殊工艺认证资格,或者取得“全球第三方特殊工艺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进入壁垒高。
在进入主要发动机厂商的供应商体系后,航空发动机厂商倾向于签订长期合作合同,客户稳定性较强。
2.2 风扇/压气机叶片市场出现分化,锻造叶片产业正向中国转移随着中国航空产业的进步,国内叶片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风扇/压气机叶片市场出现分化:空心叶片、复材叶片市场由欧美企业主导,国际航空发动机巨头拥有直属工厂。
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压气机低压级叶片所用的空心叶片、复合材料叶片对材料及制造工艺的要求较高,国内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国际市场仍以欧美企业为主导。
GE、赛峰、罗罗、普惠等国际航空发动机巨头均拥有直属工厂,或与合作公司成立合资工厂,如Albany/Safran合资工厂、CFAN公司。
中国公司锻造技术进步显著,锻造叶片产业正向中国转移。
美国、德国、英国的锻造技术较强,在加工设备等方面也拥有优势,但随着中国锻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国产锻造叶片具备全球竞争力。
从成本角度考虑,国际航空发动机巨头加大了对中国锻造叶片的采购力度,航发动力、航亚科技、无锡透平等公司先后获得锻造叶片大单,锻造叶片产业正向中国转移。
2.3 精铸叶片(涡轮叶片)长期被欧美垄断,国内企业进步显著涡轮叶片生产难度较大,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
除了冷端部件外,在高性能喷气发动机的气道中,涡轮入口温度超过1600℃,同时叶片需要承受发动机起动、停车循环的高温燃气冲刷、温度交变、高转速下的离心力等,这就要求合金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一定蠕变强度、热机械疲劳强度、抗硫化介质腐蚀等。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对材料、工艺要求极高,涡轮叶片通常由高温合金材料精铸而成。
高性能、长寿命的涡轮精铸叶片均由欧美企业提供,GE、赛峰、罗罗、普惠等国际航空发动机巨头均有直属涡轮叶片工厂,PCC公司是最大的独立涡轮叶片供应商。
俄罗斯的涡轮叶片可满足性能需求,但在使用寿命和经济性上远不如欧美产品。
国内企业进步显著,航发精铸、应流股份等多家公司涡轮叶片实现突破,发展空间较大。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涡轮叶片技术进步显著,其中,航发精铸实现涡轮叶片的稳定供应,叶片性能和寿命不断提升,是国内最主要的涡轮叶片供应商;应流股份、江苏永瀚、万泽股份实现技术突破,成功进入中国航发的供应商序列。
目前国内军品列装加速,民航需求较大,涡轮叶片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三、国内航空产业链加速突破在航空零部件领域,国内厂商的产业链环节有所不同。
在涡扇发动机中,其结构主要分为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等。
我国航亚科技、无锡透平叶片等主要生产压气机叶片、风扇叶片、涡轮盘、压气机叶盘、机匣等,使用的材料以密度较小、强度较大的钛合金等。
鹰普精密的产品以结构件为主,其结构相对复杂、制造精度较高。
应流股份与江苏永瀚的产品集中于高温合金的涡轮叶片,以镍、钴等耐高温、重量较高的材料为主;该领域的国际厂商主要是美国精密铸造公司(PCC),垄断了50%以上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厂商已经逐步实现突破,互相印证。
航空发动机叶片具有技术难度大、认证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其初始投入资本较高,而在产品批量化生产之前产生的现金流较低。
目前,随着国内企业技术逐步突破,部分产品已经通过下游客户的认证,进入放量阶段。
以应流股份为例,公司将进行非公开增发,本次高温合金叶片精密铸造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万件产能,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产品包括等轴晶叶片、定向单晶叶片、钛铝叶片等等。
另外,根据公司官网资料介绍,航亚科技已为国际主流商用发动机CFM56-7B及CF34提供批产叶片装机交付;并全面参与国际最新一代民用航空发动机(LEAP)的压气机叶片研制及生产,其中LEAP低压压气机叶片共计14级,截至目前,航亚科技已承接13级的叶片合同并完成其中11级的研制。
根据年报的披露,2018年航亚科技、江苏永瀚、应流股份、鹰普精密来自航空领域的收入分别136、156、88、256百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7%、76%、88%、29%。
从增速水平来看,由于鹰普精密产品种类较多,其增速相对平滑;而其他公司产品更加集中于叶片,与发动机型号较为相关,近几年展现出较高的增速。
从利润率水平来看,根据年报的披露,2018年应流股份、航亚科技、鹰普精密航空领域毛利率分别为44.39%、28.08%、32.07%(鹰普精密为当年综合毛利率),主要在于应流股份的产品以热端部件高温合金为主,技术水平相对更高,因而形成更高的毛利率。
四、商业化起步,优质公司呈现快速发展4.1 应流股份:传统业务稳健,“两机两业”兑现产业升级应流股份是专用设备零部件生产领域内的领先企业,主要产品为泵及阀门零件、机械装备构件,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油气、资源及国防军工等高端装备领域。
公司的制造技术、生产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出口以欧美为主的 30 多个国家、近百家客户,其中包括通用电气、西门子、卡特彼勒、斯伦贝谢等十余家世界 500 强企业和艾默生等众多全国业龙头。
自上市以来,公司年营业总收入大致维持在 13 亿人民币左右,波动幅度较小。
2012-2017 年间,公司下游几大行业出现周期性波动。
其中,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在 2012-2015 年间进入下行区间;石油天然气设备需求在 2015-2017 年受到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核电相关设备则受到 2016-2018 年暂停新机组审批的影响。
虽然子行业的景气表现不一,但公司收入波动较小,主要也是因为下游需求较为分散,有效平滑了单一领域波动的影响。
而自2018年以来,公司业绩逐步加速,2019上半年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15.32%,主要在于两个因素:1.国家能源局核准了多个新建核电项目,公司陆续接到新项目订单,同时在手核电订单加速交付。
上半年核能领域收入 1.3 亿元,同比增长 40.16%。
2.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合金热端部件生产领域,公司与国内外众多领先客户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持续稳定供货,“两机”领域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上半年公司航空航天新材料及零部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7231 万元,同比增长138.36%。
在盈利方面,2013 年以来,公司净利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2018 年归母净利润为 7314 万元,仅为 2012 年的 42%,主要在于三项费用的增加。
一方面,公司新切入的航空业务具备验证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征;另一方面,新业务产能的建设带来大量固定资产投入由此带来的利息费用快速增加,例如 2017 年财务费用(大部分是利息费用)1.42 亿元,费用率 13.15%,压制了当期的净利润水平。
公司面向“两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业(核能产业和航空产业)”,专注航空、核能等具备技术和市场优势的重点领域,产业升级的发展蓝图逐步兑现。
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业务包括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机匣、燃气轮机动叶片、静叶片、喷嘴环等热端部件。
国内厂商主要是航发有关专业厂、中科院金属所、钢研高纳、安徽应流和无锡永翰等,国际市场则由少数厂家垄断。
公司前期投入了较高的研发资源,经过客户验证,目前已进入国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龙头供应商体系,高温合金叶片、机匣、喷嘴环、导向器等产品应用于不同类型燃气轮机和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
根据公司公告的披露,截止2018年底公司航空航天领域累计在手订单约9940万元,2019上半年实现收入7231万元,同比增长138%,并与国内外众多领先客户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持续稳定供货,客户黏性显著增强。
我们认为 2019 年可能是公司重要的拐点之年,主要因素有两点:1.航空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带动收入规模的快速提升。
在“两机”领域,公司航空发动机定向和单晶叶片列入国家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已有部分产品开始交付;多种航天发动机高温部件批量交付。
根据半年报的披露,2019 上半年公司航空领域营业收入 0.72 亿元,同比增长 138%。
同时,由于该领域技术相对复杂、进入比较较高,其毛利率也显著高于公司传统业务,随着收入结构的改善,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另外,公司非公开发行已获得批准,本次高温合金叶片精密铸造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20 万件高温合金叶片,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产品包括等轴晶叶片、定向单晶叶片、钛铝叶片等等。
2.客户深度绑定,费用增长开始放缓,利润空间弹性凸显。
从研发的角度来看,核能、航空领域的产品具备技术难度高、认证时间长的特征,在实现“从 0 到 1”的过程中,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2017-2018 年研发费用率均超过 10%。
而随着公司产品逐步通过客户验证,后续产品的升级、改良需要投入的资源逐步减少。
另外,公司 2018 年度非公开发行方案中计划募集 2.85 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根据公告的披露,按照目前公司平均借款利率 5.2%计算,公司预计每年将减少利息支出 1482 万元。
2019 年,随着产品趋于成熟和放量,长期的资本投入有望开始实现业绩兑现,同时伴随着费用率的降低,利润空间弹性凸显。
4.2 鹰普精密:技术提升,面向航空+医疗领域鹰普精密是一家高精密度、高复杂性及性能关键的铸件和机加工零部件综合制造商,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铸造和机加工产品和表面处理服务,其垂直整合业务模式及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确立了其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的发展历史:鹰普精密 1998 年成立于中国无锡,并扎根中国市场逐步扩张,相继成立了 9 个国内工厂。
为配合全球化战略,公司于 2011 年将其全球总部搬至香港。
2012 年以来,公司实施“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相继收购中国、德国、土耳其等 8 家公司,提升公司业务能力并逐步渗透海外市场。
经过 20 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精密零部件制造商之一。
据罗兰贝格统计,以 2018 年总收入排名,公司是全球第七大独立熔模铸造制造商,中国最大的熔模铸造商,同时也是汽车,航空及液压终端市场的全球第四大精密机加工公司。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熔模铸造、精密机加工、砂型铸造及表面处理,2018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42.2%、32.4%、16.0%及 9.4%。
加工的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碳钢、合金钢、高温合金等,表面处理业务(改变物体表面以提升外观或性能的工艺)包括锌、镍、镉及锌铝涂层,用于防腐、耐磨及装饰用途。
其中,熔模铸造是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板块,也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2013 年,公司通过收购 BFG 集团以开展海外投资,并强化在熔模铸造领域的优势。
根据年报的披露,公司的营业收入由 2016 年的 2547.2 百万港币增长至 2018 年的3749.1 百万港币,复合年均增长率 21.3%。
2018 年,公司收入 3749.1 百万港币,毛利率 32.2%,主要在于终端市场需求增长。
另外,更先进的技术要求及行业高标准拉动了对于公司高端产品的需求,带动净利润上行。
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由2016 年的 344 百万港币增加至 2018 年的 620 百万港币,年均复合增长率 34.2%。
经调整后的净利率由 2016 年的 13.5%上升至 2018 年的 16.5%,主要在于各业务线条毛利率的提升,2018 年综合毛利率为 32.2%,相比 2016 年提升 2 个百分点。
鹰普精密的发展特点是以技术研发为支点,实现技术驱动和产品终端市场的高端化。
公司的研发投入和生产设备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掌握了从熔模铸造到表面处理的高端零部件制造工艺一体化,技术优势突出。
2018 年,鹰普为全球 30 多个国家及地区超过 1000 名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终端市场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大马力发动机、液压设备、工程机械、航空、农业机械、休闲娱乐船舶和车辆、医疗和能源。
近年来,公司开始将航空、医疗市场作为战略发展方向,无论是为了打破周期属性,还是传统业务出现瓶颈,企业选择的新领域大多是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端市场,而航空和医疗领域就具备高盈利、高空间的特征。
航空方面,根据公司招股书的披露,公司已取得 AS 9100 及 NADCAP 认证(对航空客户而言均为主要的必备认证),并开始为包括波音 737 Max、波音 787、空客A320 Neo 及空客 A350 等不同型号的飞机的液压系统、流体系统配套零部件。
公司来自航空终端市场的收入由 2016 年的 144.5 百万港元增加至 2018 年的 281.9 百万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39.7%;2018 年同比增长 43.9%。
从占比来看,航空领域占比由 2016 年的 5.7%提升到 2018 年的 7.5%。
在医疗方面,公司积极通过参加医疗展会获得新客户,并招募更多针对医疗终端市场的销售人员。
2018 年公司来自医疗领域收入 83 百万港币,同比增长 14.6%,占同期总收入的 2.2%,2016-2018 年复合增速为 30.8%。
4.3 航亚科技:下游客户集中,压气机叶片陆续释放产能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01月,致力于提供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是专注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零部件研制及生产的专业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整体叶盘和骨科植入物锻件。
其中压气机叶片(包括低压压气机叶片、高压压气机叶片和风扇叶片)主要面向国际及国内发动机市场,整体叶盘产品主要面向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
此外,由于骨科植入物锻件在锻造环节的生产设备、工艺上与航空发动机叶片相同,可共线生产,所提供的产品供应强生、施乐辉、创生等国际一流的医疗器械企业。
根据年报的披露,截止2018年底共有员工387人。
根据年报的披露,2016年航亚科技于新三板挂牌上市,同年与赛峰SAFRAN集团签订了十年的长期协议,已为国际主流商用发动机CFM56-7B及CF34提供批产叶片装机交付;并全面参与国际最新一代民用航空发动机(LEAP)的压气机叶片研制及生产,其中LEAP低压压气机叶片共计14级,截至目前,航亚科技已承接13级的叶片合同并完成其中11级的研制。
目前航亚科技已成为国际最新一代民用航空发动机(LEAP)压气机叶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下游客户较为集中。
根据 2018 年报披露,公司前五大客户总销售额为 1.46 亿元,占比 93.40%。
其中,赛峰集团、航发集团是航空制造领域领军企业,而威高集团以医疗器械和药业为业。
收入规模持续扩张,2018 年扭亏为盈。
根据年报的披露,公司 2018 年收入 1.57 亿元,相比 2016 年增长超过 4 倍,增长动力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