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
只要在全球4%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所发电力就可以满足全球的需要。
太阳能发电安全可靠,不会遭受能源危机或燃料市场不稳定的冲击。
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周期短,方便灵活,而且可以根据负荷的增减,任意添加或减少太阳能方阵容量,避免浪费。
很大程度上代替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燃煤发电站,保护地球,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大量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方式的应用,将有效提高边远地区的人们的生活质量,解决大电网因成本和技术上难以送达地区人们的用电问题。
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扩建,优质的电站建设土地资源出现稀缺,电站综合收益需要提高,光伏电站出现与第一产业融合的趋势。
例如,人造太阳多层高密度无土种植工厂,采用新型节能光源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采用多层叠加的立体植物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再如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棚顶安装光伏电池或集热器,柔性透光,适合于某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也能实现工业化和土地的高效产出。
光伏与尾矿治理、废弃的采矿塌陷区循环经济建设或生态综合治理相结合,使得废弃土地得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
光伏与传统水处理市政设施相结合,通过光伏水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水处理成本和单位水处理的碳排放。
与风电等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光伏发电与工商业用电峰值基本匹配,因此光伏相比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更适用于分布式应用。
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在于其经济、环保,能够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以及解决边远地区用电等。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一般较小,初始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能够实现就近供电,对大电网、远距离供电形成有益的互补和替代,未来发展到一定比例时能够有力促进微网的建设发展。
随着电力配售点领域的改革,如直购电、区域售电牌照的发放,分布式能源电站也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在现有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电力互联共享网络。
能源互联网具有由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量供应